
搜寻结果
以空白搜尋找到 270 個結果
- 破解十五个拒绝安息日的理由(上)(1-9)
返回研究目录 上一篇 下载中文 Read in English 下一篇 破解十五个拒绝安息日的理由(上) 这篇文章旨在分析一些拒绝安息日的传道人和教会领导们所普遍给出的理由或借口,以揭穿他们推翻安息日真理的企图。我们将从圣经找出证据来证明他们的理论尽都是谬论,并且提出合理的论点来反驳这些假道理。我所列出的论点有15个点之多,我们将逐一探讨。 1. 我们应该守星期日来纪念耶稣复活吗? 2. 日历是否改变了安息日? 3. 我们怎么知道安息日落在哪一天? 4. 我们可以自选任何一天当它作安息日吗? 5. 主日是哪一天? 6. 安息日专属于犹太人吗? 7. 安息日是为人类设立的! 8. 十诫已经废除了吗? 9. 耶稣是我们的安息日吗? 10. 安息日已经废除了吗? 11. 我们不在律法之下,而是在恩典之下? 12. 耶稣是否违犯了安息日? 13. 安息日是在新约之下吗? 14. 大多数人怎么可能对安息日有所误解? 15. 圣经是否说安息日已经改为星期日? 我们必须记住,不管一个理由有多么的堂皇或广泛流行,只要它经不起圣经的考验,它就是一个有心人编出来的歪理,归根结底也都是撒但所启发的。所以一切理论都必须建立在圣经的基础上。 1. 我们应该守星期日来纪念耶稣复活吗? 第一点,我们应该守星期日来纪念耶稣复活吗?这是守星期日的信徒经常提出的理由,以支持他们遵守星期日的宗教习俗。这听起来非常合理,耶稣既然在星期日复活,祂的复活又那么重要,那么我们遵守祂复活的日子为安息圣日又有何不妥呢? 非常不妥!不错,耶稣确实是在那星期的第一日复活的。祂的复活确实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但是圣经完全没有给一丁点暗示,宣告第七日安息日已经因耶稣的复活而转移到了第一日。圣经也从未命令我们遵守第一日为圣日。 安息日在历史上为罗马天主教所修改,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太阳神,所以他们选择在太阳神的崇拜日来做礼拜,这也与耶稣的复活毫无关系,也不是上帝所悦纳的,因它完全违背圣经的原则。人总是喜欢为了适应自己的传统来改变上帝的律法。正如耶稣所说的一样: 马可福音 7:9 又说:“你们诚然是废弃上帝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 他们说耶稣的复活很重要,因此必须在这个日子敬拜他。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论点,因为圣经还有提到其他一样重要的日子,比如说耶稣的死。祂在一个星期五为我们而死。那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死亡事件,也是最有意义的。它标志着我们的救赎已经得到保障,耶稣成功为我们偿还了罪债,以至我们不必受第二次的死。 祂为我们受苦受难,受尽凌辱,背负全人类的罪,然后在十字架上壮烈牺牲。那么说,我们岂不应该把安息日定在星期五吗?难道我们只纪念耶稣的复活,却忘了纪念祂的死吗? 所以啊,我们不能按照自己的逻辑来设定哪一天为安息日,因为上帝早已命定了,而且祂从未提过这一天会有任何变动。如果有的话,圣经一定会提出很多证据的。显然这是人们凭空想出来的歪理。 论到耶稣的死和复活,我们也必须纪念,但不能把这两件事变成纪念创造的安息日。使徒保罗吩咐我们说: 哥林多前书 11:26 你们每逢吃这饼,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来。 我们举行圣餐礼,是为了纪念耶稣的死,当然也一道纪念耶稣的复活。另外保罗说,洗礼是纪念耶稣复活的一种仪式,而我们每一天也都必须重生,显出新生的样式。 罗马书 6:4 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 所以圣餐礼和洗礼的目的是纪念耶稣的死和祂的复活。这才是圣经所命定的。我们不能随意把安息日从第七日改成第一日。 有些星期日教会的信徒会说:可是门徒明明在耶稣复活那日一起聚会啊,他们难道不是守安息日,以庆祝耶稣的复活吗?所以门徒也是守星期日的啊。 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基于一个非常大的误解。圣经从未记载过门徒改守星期日为安息日而停守原来的第七日为安息日。事实上,圣经告诉我们,门徒当时还不相信耶稣已经复活,那么试问他们怎么会在当天守安息日并庆祝祂的复活呢? 马可福音 16:12-14 12 这事以后,门徒中间有两个人往乡下去。走路的时候,耶稣变了形像,向他们显现。13 他们就去告诉其余的门徒,其余的门徒也是不信。 14 后来,十一个门徒坐席的时候,耶稣向他们显现,责备他们不信,心里刚硬,因为他们不信那些在他复活以后看见他的人。 明显的是,门徒还不信他们的主已经从死里复活了,因此他们的聚会不可能是欢喜快乐地庆祝基督复活。约翰为我们揭晓了他们聚会的原因。 约翰福音 20:19 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他们聚会的原因,是因为害怕犹太人。他们怕自己的主死了之后,下一个就轮到他们了。他们惧怕遭犹太人下毒手,于是他们聚集在一块儿保护自己、商量对策、并互相鼓励。此时耶稣就出现在他们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因为他们心中没有平安。 简单来说,这次的聚会根本不能证明什么。再加上我们看到了新约圣经全书都一再证明门徒和早期教会信徒都依然遵守着安息日,所以宣称门徒守的安息日已经改成星期日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也请不要再说安息日已经因耶稣的复活从第七日改成了第一日,因为这种假道理没有任何圣经经文的支持。 2. 日历是否改变了安息日? 我们要探讨的第二点是,日历是否影响或改变了安息日?有人这么说,是因为我们今天所用的日历并不是当代犹太人所用的日历。 大家不用担心。事实就是,虽然日历改变了,但不会影响或混淆每周七日周期的循环。我们可以百分百肯定地说,我们今天所遵守的第七日安息日与耶稣当时所遵守的安息日是同一日。 1582年的日历更改是教皇贵勾利十三世所做的 ,但这一更改并没有干扰每周的周期。他于 1582 年在日历上做了一个微小的改变,所以我们现在所用的公历是以他命名的,就是贵勾利日历。 教皇贵勾利十三世对日历做了什么改变呢?1582年之前,儒略历实际上是由尤利乌斯·凯撒在公元前46年左右制定的,并以他命名。 但是儒略历将一年的时间长度设定为 365 又1/4 天。这是不正确的,因为一年实际上比 365 又1/4 天少了 11 分钟。这 11 分钟累积起来,到了 1582 年,日历的日期已经与太阳系脱离了 10 天。 教皇贵勾利尝试通过将这十天从日历中删除来解决这个问题。 1582 年 10 月 4 日是星期四,那么第二天,星期五,应该是 10 月 5 日,但贵勾利把它改为 10 月 15 日,正好向前跨越了十天,以使日历与天体恢复和谐。 一周七日的周期是否混乱了呢?并没有,星期五仍然紧随着星期四,星期六仍然在星期五之后等等。同样的,第七天仍然存在,所以每周七日的周期并没有受到干扰。 当我们在星期六遵守第七日安息日时,我们就是遵守耶稣所遵守的同一日,正如路加福音 4:16 所告诉我们的那样,耶稣每周都遵守了安息日,那是他素常的规矩。 路加福音 4:16 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他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他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 有意思的是,美国海军天文台也报告称,每周周期的连续性从未发生过任何变动。另外我们只要看看犹太人就知道了。他们从古至今从未停止过遵守安息日的规矩,而他们在今时今日还依然在遵守星期六为安息日。 所以我们不用再找借口说,因着日历的改变,安息日也随之消失在其中了。然后说我们无法知道哪一日是原来的第七日了。这些都是借口罢了。上帝肯定会保留每一周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让每个时代的忠心子民都能纪念和遵守每周的第七日为安息日。 3. 我们怎么知道安息日是哪一天呢? 那么我们接下来要继续探讨的是,我们怎么知道安息日落在哪一天?我们有没有什么铁证可以证明安息日确实落在今天的星期六呢? 那些经常宣称我们不能正确地知道安息日是哪一天的人都是在说谎,都在用谬论来安慰那些不服从第四条诫命的人。那么我们有什么证据来反驳他们呢?除了说全能的上帝不会让祂的安息日失传之外,我们还有五个证据,足以证明我们今天依然能够遵守正确的安息日。 第一,现代词典给我们证明星期六是第七日,也是安息日。 你要是到在线英文词典dictionary.com搜寻Saturday的话,你就会看到星期六的定义是:一周的第七日。同样的,你要是搜寻Sunday的话呢,它就会告诉你星期日的定义是:一周的第一日。那么你要是上任何汉语词典的软件或网站去搜寻安息日,那里都会这样说: 《圣经》记载,上帝在六日内创造天地万物,第七日完工休息。犹太教尊这日为圣日,名叫安息日(即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的一昼夜时间)。这一天礼拜上帝,不做工作。基督教以星期日为安息日,又称主日。 英文词典也一样,都说:每周的第七日,星期六,是犹太人和一些基督徒休息和进行宗教活动的日子。在这里他们还引用了出埃及记20:8-11,即第四条诫命。 但是安息日的第二个定义是:每周的第一日,星期日,大多数基督徒守这一日,以纪念基督的复活。我们刚刚也谈过,这根本不是出自上帝圣言的。圣经从未教导我们这样做! 况且,圣经也不曾说过,一周的第一日已经因耶稣的复活而变成了新的安息日。这种说法根本就没有任何圣经依据,因为它不是出自圣经的,而是源自天主教的传统。 第二,耶稣的复活证明了安息日是星期六。 奇妙的是,耶稣的复活不但没有证明安息日已经更改,相反的,耶稣的复活恰恰给我们证明了安息日就是星期六,而且耶稣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即便在他死后也依然遵守了安息日。 圣经说,基督是在星期五预备日死的,然后是在星期日,一周的第一日,复活的。几乎所有的教会都通过遵守耶稣的受难日和复活节的星期日来承认这一事实。我们来看一个圣经证据: 路加福音 23:52-54 52 这人去见彼拉多,求耶稣的身体;53 就取下来用细麻布裹好,安放在石头凿成的坟墓里,那里头从来没有葬过人。54 那日是预备日,安息日也快到了。 这明显证明耶稣是在安息日的前一日死的。那一日称为预备日,因为那是给我们为安息日做好准备的日子。我们再往下看,第55和第56节。 路加福音 23:55-56 55 那些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跟在后面,看见了坟墓和他的身体怎样安放。56 她们就回去,预备了香料香膏。她们在安息日,便遵着诫命安息了。 请注意这些妇女在安息日,遵着诫命安息了。而这些事实是路加在耶稣死了几十年之后才写的,这也证明安息日从未改变。诫命说,第七日是安息日,因此我们知道安息日是今天的星期六。再来注意下一节怎么说。 路加福音 24:1-3 1 七日的头一日,黎明的时候,那些妇女带着所预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2 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滚开了。3 她们就进去,只是不见主耶稣的身体。 圣经非常清楚地形容了这三天。耶稣是在星期五也就是预备日被钉死。祂在星期六也就是安息日在坟墓里安息。然后祂在星期日,也就是一周的第一日复活起来的。 只要你知道并相信耶稣在哪一天受难和复活,就不难知道安息日是哪一天了,因为圣经清楚地说,安息日就是第七日,也就是星期六,是耶稣受难和复活之间的那一日。 这其实一点也不复杂,问题是我们愿不愿意放下自己的偏见,单纯地接受圣经真理? 第三,星期六这个名词在上百种语言中都一致性地称之为安息日。 你知不知道第七日星期六,在世界各地上百种语言中的专用名词意思相等于安息日,词根也都源自安息日的希伯来文Shabbat和希腊文Sabbaton? 比如说意大利语,星期六一词称为 Sabbato,西班牙语则是 Sabado,葡萄牙语也是 Sabbado,俄语是 Subbota ,波兰语是 Sobota。所有这些名词在不同语言中却都含有完全相同的意思,那就是“安息日”或“休息日”。 这只是许许多多例子中的几个罢了。这证明了什么?这证明在这 100 种起源于创世记 11 章的巴别塔的语言之前的时代,星期六就已经被公认为安息日了,而且还被纳入那一天的专用名词中。 除了那些以异教名称来命名一周之间的日子的语言之外,第七日在世界各地仍然被称为安息日,正如主在创世时所命的名称那样。 创世纪 2:3 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第四,天主教把安息日从星期六转移到星期日去。 罗马天主教曾多次公开承认是他们把圣经的安息日从第七日转移到第一日星期日的。我们在上一期的研究《安息日的真理》中也看过好几段天主教亲口承认自己改变安息日的事实。大家可以回顾一下。现在我们就来看其中一个例子,取自《皈依者的天主教要理问答》一书中的一段。 “问:安息日是哪一天? “答:星期六是安息日。 “问:为什么我们遵守星期日而不是星期六? “答:我们遵守星期日而不是星期六,是因为天主教会在老底嘉会议(公元 364 年)中将安息日的神圣庄严从星期六转移到了星期日。” ——彼得葛依尔曼(Peter Geiermann),《皈依者的天主教要理问答》,第50页,第3 版,1957年 天主教宣称他们有凌驾于圣经之上的权柄,因此有权力把安息日从星期六转移到星期日。正如但以理书所预言的那样,这个敌基督的制度将要改变上帝的节期和律法,也就是安息日。 但以理书 7:25 他必向至高者说夸大的话,必折磨至高者的圣民,必想改变节期和律法。圣民必交付他手一载、二载、半载。 她想改变上帝的律法,并以为自己已经改了,但事实上没有任何人或教会有权柄改变上帝的律法,就算是天主教也没有这种权力。上帝的律法是神圣而永不改变的,祂也从不曾赐给任何人权柄来改变祂的诫命。 总而言之,天主教企图对上帝的安息日所做的更改,就足以证明真正的安息日就是星期六,而不是天主教和大多数的基督教派所一致拥护的星期日。 所以凡是遵守星期日的人不是敬畏上帝,或遵行祂的旨意,而是表现出他对天主教教皇的忠心和服从,以及承认天主教至上的权威,甚至超越于圣经之上。 我想再一次提醒大家必须做正确的选择,必须站在正确的一方,否则后果自负。 第五,犹太人素来遵守星期六为安息日。 我们来到了第五个证明安息日是星期六的最有力证据之一,就是犹太人素来遵守星期六为安息日。 犹太人从亚伯拉罕的时代起就开始遵守着第七日,直到今天仍然在遵守这个规矩。一整个民族,数以百万计的人一直在仔细地守住时间,周复一周,年复一年,不管有日历或没有日历都好,数千年以来皆是如此。他们会忘记或遗忘这重要的日子吗?那是不可能的! 唯一能让他们把这日子忘掉或叫他们算错日子的方法,就是同时让整个国家的人民多睡一天,再加上自那天以后没有人告诉他们所发生的事,否则的话,这是不可能发生的。 以七天为一个周期来测量时间是没有科学或天文学依据的,因为这不是人类所制定的,而是上帝所亲自命定的。一个星期七天的周期起源于创世的故事中,显明这是上帝完美的计划,并且它还被神迹般地保存了下来,主要是为了一个原因,就是安息圣日为人类指向那位独一真神的创造主。这是祂对世界和人类生命的主权的标志,是创造和救赎的证据。 难道这不是上帝要我们永远遵守安息日的原因吗?正如我们之前所看过的一样,先知以赛亚向我们说明,安息日必永远长存,而我们在以后的新天新地里也必遵守安息日。 以赛亚书 66:22-23 22 耶和华说:“我所要造的新天新地,怎样在我面前长存,你们的后裔和你们的名字也必照样长存。23 每逢月朔、安息日,凡有血气的必来在我面前下拜。这是耶和华说的。 安息日对上帝忠心的子民是如此的珍贵,以至于他们会一直遵守下去,直到他们进入新天新地还要继续遵守。并且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得以进入新天新地。 4. 我们可以当任何一天作安息日吗? 第四点,我们可以自行决定当任何一天作安息日吗?这个拒绝守第七日安息日的借口我听过太多太多次了。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是否有任何圣经的依据支持它。 其实啊,撒但也通过这个论点来预备世人接受最后的伪安息日,因为相信这种论点的人不愿意顺从上帝的诫命而遵守第七日的安息日,所以当撒但的爪牙推出星期日法令时,他们就会很轻易地接受并与世界联合来对抗上帝了。 我们必须知道,上帝用自己的指头把十诫写在石版上,祂写下了历代不变的伟大律法。每一句话都严肃而意味深长。没有一句话是模棱两可或隐秘的。 基督徒或非基督徒,受过教育或未受过教育的人,都可以毫无疑问地理解十诫简单明了的话语。那么上帝所要表达的是不是祂所写下来的呢?那当然啊! 上帝所说所写的确实就是祂要我们明白的道理。没有人以律法太复杂以致无人能明白为理由来拒绝遵守十条诫命。再说,上帝已毫不含糊地命令人遵守第七日,而不是七日中的其中任何一日。 上帝没有说:“当纪念一日为安息日,至于是哪一日呢,你们随意挑选一日吧!” 绝对没有这样的事,虽然很多人希望上帝这样说。 有人则说他们在一周中的每一日都遵守安息日,认为上帝所造的日子没有贵贱之分,每一日都是一样的,天天都可以是安息日。这是上帝要我们遵守的吗?祂曾说过每一日都是安息日而没有特别受赐福和分别为圣的日子吗?圣经说: 出埃及记 20:8-11 8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9 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10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11 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这才是圣经的教导。认为每一天都是安息日其实是一个为了逃避遵守第七日安息日而编造出来的借口。想想看,上帝说,六日你要劳碌做工,第七日是你当守的安息日。我们能不能对上帝说:“上帝啊,你错了,第七日不是你的安息日,我们可以随意遵守任何一日甚至是每一日。” 你这样嘲弄上帝和祂的诫命岂不是很危险吗?上帝渴望我们每一天都敬拜祂、侍奉祂、赞美祂、向祂祷告、为了荣耀祂而做每一件事,这是没错的。但是,上帝把第七日分别开来,作为我们崇拜祂和纪念祂的神圣日子,是与其他六日大不相同的。在这圣日当中我们何工都不可做。 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你每天都遵守安息日的话,那就表示你每一天都不做工,每一日都在安息。这样你不叫圣洁,而叫懒惰。故此,每一日是安息日的论点根本是站不住脚的。 十诫中的大部分诫命都是以“不可”做为开始的。但在律法的中心是第四条诫命,这一条特别的诫命是以“当纪念”为开始的。 上帝吩咐并提醒祂的子民,让他们时刻记念一个早已存在但却被人遗忘的日子。注意创世记如何形容安息日的起源。 创世纪 2:1-3 1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2 到第七日,上帝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3 上帝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上帝歇了他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 上帝赐福给哪一日并且定为圣日呢?第七日。如何守这一日为圣呢?就是在这一天安息。那么我们可以守其余的六日为圣日吗?不可以,因为上帝没有吩咐我们在首六日安息。祂吩咐我们六日要劳碌作我们一切的工。 在利未记第10章中,亚伦的儿子拿答和亚比户,理应从祭坛带来圣火,但正如经上记着说,他们居然擅自带来了凡火。 圣火和凡火看起来一样吗?一样。他们在化学性质上是否一样呢?一样。但是上帝能否接受凡火来取代祂所命定的圣火呢?不能。 利未记 10:2 就有火从耶和华面前出来,把他们烧灭,他们就死在耶和华面前。 可见上帝完全不能接受它。那么同样的,当我们献上世俗的一天来取代祂神圣的一天时,上帝会有什么感受呢? 更何况,如果我们献上的是崇拜三位一体太阳神的日子来取代真神的安息日的话,上帝会开心吗?此外,上帝特别的祝福只限于这特别且神圣的一天。上帝为何将这一天定为圣日呢? 这是因为上帝是圣洁的。这一日是与上帝亲近的圣洁时光。朋友,上帝用自己的指头把诫命写在石版上,这表示十条诫命是极为重要的,以至上帝必须亲自动手写下它。石版则代表律法是坚固、永恒、不可挪移、不可动摇和永不改变的。 上帝在西奈山上还有给摩西其他的吩咐和其他的律法,但他们都不是刻在石版上的,而且那些都是后世的影儿,是指向基督的,且都被钉在十字架上了。十条诫命是唯一刻在石版上,是唯一永远长存的律法。 上帝为什么要赐福与第七日呢?那是因为祂在六日之内创造了天地万物,而第七天乃是地球的生日,是对伟大的创世大工的纪念日。这一天也是对我们是否爱上帝和顺服祂之考验,同时也是庆祝创造的一天。这一天也提醒我们,将来上帝会重新创造新天新地。 纪念创造的安息日可以更改吗?绝对不可以。这是永不更改的事实,就好比一个国家的独立日是不可随意改变的,或者一个人的生日也是不容更改的。你可以选择早几天或迟几天才来纪念或庆祝,但这并不能把你的生日改变成那一日,它依然会是那固定的日子。 安息日也是一样的道理,你自行在另一天守安息日并不会把那一天变成安息日,上帝所定下的安息日只能是第七日,这是永不更改的。 上帝曾经赐给人类自己挑选其中一日为安息日的权利吗?没有。相反的,上帝藉着祂的话语一再地向我们显明,祂所奠定的安息日是坚如磐石的,是不容篡改的。 有人说任何一天都可以随意选择作为安息日,都可以把它定为圣日,这些人实际上高举自己高于上帝,因为他们不愿意随从上帝的诫命,只随从自己的意思而行。 现在我们来谈谈吗哪的故事,好让大家更明白这个道理。 出埃及记 16:4-5 4 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将粮食从天降给你们。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份,我好试验他们遵不遵我的法度。 5 到第六天他们要把所收进来的预备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 大家可以自行看完整章的上下文。我只想带出一个重点。以色列人在旷野漂流的40年来,上帝给他们施行了三个神迹。 第一,每天都有吗哪从天降下,除了第七日安息日没有之外。 第二,吗哪留着过夜到早晨必定变质发臭,除了第七日安息日之外(第六日留着过夜,到安息日早晨依然甜美新鲜)。 第三,第六日预备日有双倍的吗哪降下,使额外的吗哪能留到安息日食用,这样上帝的子民就不必在安息日出去捡吗哪,而得以遵守第七日安息日了。 出埃及记 16:29 你们看!耶和华既将安息日赐给你们,所以第六天他赐给你们两天的食物,第七天各人要住在自己的地方,不许什么人出去。” 当时也有一些以色列人与今天一般的基督徒有着相同的想法。他们认为七日之内任何一天都可以作安息日,不一定要守上帝的第七日。结果如何呢? 出埃及记 16:27-28 27 第七天百姓中有人出去收,什么也找不着。28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们不肯守我的诫命和律法,要到几时呢? 这些在第七日劳碌的人违犯了上帝的诫命,他们遵从自己的私欲,没有在预备日多捡一份,结果安息日就得挨饿了,因此他们错过了上帝所赐的福气和神迹。 许多基督徒都是为了方便自己而选择比较容易遵守的日子,这样他们也就违犯了上帝的命令,以自己的日子来取代上帝神圣的日子。 时至今日上帝是否对那些不守祂诫命的人有一样的看法呢?当然是啊!过去,今日、未来,上帝永远都是一样的,祂永不会改变。不遵守安息日依然是违犯了十条诫命的律法。看看雅各如何解释说: 雅各书 2:10-11 10 因为凡遵守全律法的,只在一条上跌倒,他就是犯了众条。11 原来那说不可奸淫的,也说不可杀人。你就是不奸淫,却杀人,仍是成了犯律法的。 5. 主日是哪一天? 我们所要探讨的下一个问题是,主日到底是哪一日,它和安息日又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整本圣经只有一次使用“主日”一词,就是在启示录 1:10。 启示录 1:10 当主日,我被圣灵感动,听见在我后面有大声音如吹号。。。 我们知道主确实有一个特别的日子。这一节没有清楚道出这特别的日子是哪一日。但是圣经在这个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证据,使我们可以轻松解开谜团。 肯定的是,整本圣经没有一节经文将第一日称为“主日”。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偏见读入圣经,曲解圣经的真理。反之,圣经确实明确地指出,主日就是指安息日。 一周内唯一蒙主赐福或称为圣日的日子是第七日安息日。况且圣经说,耶稣是安息日的主,所以主的日子明显就是安息日。 马太福音 12:8 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马可福音 2:28 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顺便一提,耶稣没有说,“人子是安息日”,或说,人子是“主安息日”,而是说,“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大家必须搞清楚这一点,因为许多拒绝安息日的人说,耶稣就是我们的安息日,我们有祂就等于守了安息日。这简直就是歪理。我们将在下一次的分享更深入探讨这种论点。 话说回来,主耶稣和父上帝从起初就一起创造了天地万物并设立了安息日,上帝藉着祂儿子立定了一切所有,又将万物都交在祂儿子的手中,所以耶稣自然就成为了安息日的主。 启示录记载约翰在主日看见异象,那么可想而知,他是在安息日看见异象的,而不是今天的人所声称的星期日或主日。大家切记,真正的主日只有安息日,其他所谓的主日都是伪造的。 请注意早期教会的历史学家卢修斯所写的以下一段话。 “公元 325 年,罗马主教西尔维斯特(公元 314-337 年)正式更改了第一日的名称,称其为主日。” (卢修斯著,《教会历史》 第739页) 下面我们再来看出自天主教的一段引言。 “圣约翰谈到主日(启 1:10),但他没有告诉我们那是一周中的哪一天,更不用说告诉我们哪一天将取代诫命中规定的安息日。 圣路加谈到门徒在一周的第一天聚在一起擘饼。 使徒行传 20:7。 圣保罗(哥林多前书 16:2)吩咐哥林多信徒应在一周的第一天储备好他们指定给犹大地忠实信徒的慈善义款:但双方都没有告诉我们,从今以后,一周的第一日将成为敬拜日和基督徒的安息日; 因此,对于这个古老的习俗,我们真正拥有的最好权威就是教会的见证。 因此,那些假装以宗教的理由遵守星期日的人,却不注重同一教会权威所规定的其他节日,这就说明他们这一行为更多地是出于幽默,而不是出于宗教,因为星期日和节假日都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上,即(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仪式。” ——《天主教徒指导》,第 17 版,第 272-273页。 这样看来,今日所谓的星期日为主日,不是出自圣经的,而是罗马天主教根据自己的传统和权柄命定的日子。他们这种作法绝对没有经过上帝的允许和批准。圣经的主日,即主耶稣的日子,就是第七日安息日,即星期六。守星期日从来都不是圣经的教导。 6. 安息日专属于犹太人吗? 下来,我们要探讨安息日是不是专属于犹太人的圣日?拒绝安息日的人有一个很普遍的借口或论点,就是声称安息日仅仅是为犹太人设立的,而与基督徒完全扯不上关系。 当然,这也是极为荒谬的说法,是对圣经缺乏理解所作出的结论。可悲的是,这种错谬的论调已经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许多基督徒已将其称为“犹太人的安息日”。 但是我们在圣经中找不到这样的表达方式或词汇。安息日被称为“耶和华的安息日”,是属于真神上帝的,而不属于犹太人的。 出埃及记 20:10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 英王钦定本的直接翻译是这样读的:”但第七日是耶和华你上帝的安息日”。圣经从不曾说过安息日只是为犹太人设立的,也不曾称安息日为犹太人的安息日。 我们来注意一下耶稣亲口说的一句话,就一目了然了。 马可福音 2:27 又对他们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 安息日是为谁设立的呢?犹太人吗?不是的。耶稣说是为人,即为全人类设立的。只要你是人,你就理应遵守安息日,因为人类是上帝所创造的。 说到这段经文呢,人们又自作聪明想出了一个道理来,就是说,既然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那么人自然有权利选择不遵守这一日。 事实上,全部十条诫命都是为人设立的,那么难道我们就可以自由违犯这些诫命了吗?那当然不可以。 人类是在第六日受造的,我们有第七日的唯一原因是因为上帝为了给人类提供安息的时间而添加了它。它是为人类设立的。自大的法利赛人认为安息日是为他们设立的,所以耶稣纠正了他们说,安息日是给所有人设立的,是给所有人的祝福,但他们却随意把它变成了充满律法主义各种规则的日子。 还有另一个用以反驳这论点的更强证据就是,亚当夏娃是在上帝设立安息日时唯一存在世上的人类。说白一点,当时并没有犹太人。犹太人是在设立安息日之后的两千多年以后才有的。 所以安息日绝对不可能是单为犹太人设立的。这种论点是完全站不住脚的。安息日是在创世时就已经设立的,为的是纪念上帝的创造大工,所以这是给全人类遵守的,而不可能只给犹太人遵守。 除了安息日之外,上帝在创世时还设立了另一个制度,就是婚姻制度。女人是为男人创造的,正如安息日是为人创造的一样。没有人会相信婚姻只是为犹太人设立的吧? 有意思的是,这两个上帝所设立的最原始、最圣洁、最完美的制度,都是为人而设立的,都是有特别的祝福在里头的,都是使人与创造主联合的,而且也都是最受撒但攻击的。 撒但成功地在许多国家摧毁了一男一女的婚姻制度和第七日安息日制度。我们身为上帝最后一代的子民,必须恢复和宣传安息日的真理,恢复最原始最纯真的敬拜之日,叫人撇弃撒旦的伪安息日,即那敬拜太阳神的星期日。 论到第四条诫命不是单为犹太人设立的,其实全部十条诫命都不是单为犹太人设立的。大家明白了这一点就不再被迷惑了。请问不可拜其他神,不可雕刻并敬拜偶像,不可杀人,不可奸淫,当孝敬父母等等,只适用于犹太人吗? 难道非犹太人就可以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跪拜其他神吗?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吧。所以第四条诫命的安息日也和其他九条一样,是上帝赐给全人类的道德准绳。 除此之外,凡得救进入新天新地的所有圣徒还要继续遵守安息日,所以显然安息日不是单为犹太人设立的。 以赛亚书 66:22-23 22 耶和华说:“我所要造的新天新地,怎样在我面前长存,你们的后裔和你们的名字也必照样长存。23 每逢月朔、安息日,凡有血气的必来在我面前下拜。这是耶和华说的。 凡有血气的,换句话说,所有人都要到上帝面前去纪念和敬拜祂。另外,接受救恩的外邦人也都遵守安息日。 【钦定本】使徒行传 13:42-43 42 犹太人出会堂的时候,外邦人恳求他们到下安息日再传讲这话给他们听。 43 散会以后,有许多犹太人和敬虔进犹太教的人跟从了保罗和巴拿巴。二人对他们讲道,劝他们务要一直在上帝的恩典中。 路加是一名外邦人而不是犹太人,然而他也遵守了安息日。 使徒行传 16:13 当安息日,我们出城门,到了河边,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我们就坐下对那聚会的妇女讲道。 路加和保罗都清楚地了解安息日的真理,他们也遵守这一天为圣。所以清楚的是,安息日不仅是为犹太人设立的,而是为所有上帝的信徒,凡愿意顺从他旨意的人设立的。其实安息日是为全人类设立的,但是多少人遗忘了他们的创造主,并拒绝了祂的律法呢? 7. 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 第七点,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在上一期我们已经探讨过了安息日是否单为犹太人设立的。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类似的论点,以奠定一个事实,那就是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再清楚不过的一段经文,这是耶稣亲口说的。 马可福音 2:27 又对他们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 我再次强调,安息日不光是为犹太人设立的,而是为人,就是为全人类设立的。这不是什么难懂的道理。我们就来看一段圣经注释,看他如何对安息日为人设立这段经文作解释。 “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 安息日的安息,也就是说,七日之一日的安息时间是为人类设立的,而不仅仅是为犹太人设立的。 这意味着它要成为一个普世的制度; 人类的利益需要这个制度,它不是一项武断的规定,而是为人类的福利所提供的明智又仁慈的规定。 经验表明,人们虔诚遵守安息日的地方,也是他们最快乐、最道德、最繁荣、和最健康的地方。”——B. W. Johnson 约翰逊著,《人民的新约》(1891 年) 我们必须谨记,安息日与创造是联系在一起的,而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和我们人类的始祖。祂不光创造犹太人,所以安息日单给犹太人设立的借口实在荒唐。 上帝在六日之内创造天地万物,把第七日定为安息日赐给人类,使人的肉体得到休息,并在心灵上纪念祂特别的日子,直到今天,从未改变,也没有人能改变它。 骄傲自恃的法利赛人自以为安息日是为他们设立的,所以耶稣纠正了他们,说,安息日是给所有人设立的,它是给所有人的祝福,而不是像他们所设定的那样,变成一个充满律法主义和各种规则的日子。 他们甚至指控耶稣和门徒在安息日掐麦穗来吃而违犯了安息日,因此耶稣特别指出,安息日是一个赐福与人的日子而不是加给人重担的日子。 耶稣在马可福音 2:27的话并沒有取消第四条诫命的神圣条款。 在安息日掐麦穗来充饥是出于维持生命所需的一项举动,这样并没有违犯第四条诫命。耶稣在安息日治病、行神迹、供给人们的需要等等,都是没有错的。 我们不能在耶稣身上寻找错处,否则那是错误地指控祂不遵守安息日,以作为借口让自己不需要遵守安息日。事实上,耶稣并没有违犯安息日,只是现代那些拒绝律法的基督徒曲解了耶稣和门徒的行为,以他们的榜样来当作拒绝安息日的理由。 大家必须记住,耶稣就上帝的律法说过一句非常重要的话。 马太福音 5:17-18 17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以赛亚也有一句非常棒的话。 以赛亚书 42:21 耶和华因自己公义的缘故,喜欢使律法为大、为尊。 耶稣要叫律法成为完全,把律法放大,父上帝也一样喜欢使律法为大、为尊。天父和祂儿子从未说过律法能改变,也没有允许任何人去擅自决定上帝的律法是否有效、信徒们是否需要遵守等等。 律法从来没有改变过,也永远不会改变,更不会变得松懈,或降低其标准。祂曾经亲口明说: 出埃及记 20:8-10 “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 记住,这是所有人应当向耶和华守的安息日,而不光是给犹太人遵守的。安息日没有为特定的一群人设立,而是为全人类设立的。 8. 十诫已被废除了吗? 我们所要探讨的下一个问题是,十诫已被废除了吗?让我感到伤心的是,人们在没有任何圣经证据的支持下,普遍教导说十诫已经在十字架上被废除了,因此世人从那时起不必再遵守十诫。 这种信念的支持者从来都不会停下来思考并意识到,如果没有律法的存在,那就不会有人犯罪,正如保罗在罗马书4:15所指出的那样。 罗马书 4:15 因为律法是惹动忿怒的(或作“叫人受刑的”),哪里没有律法,那里就没有过犯。 如果耶稣的死真的废除了律法的话,这就意味着自从基督死后就再也没有人犯罪了。没有罪人的话,也就不需要救主了。所以怎么说不过去。唉!多么可悲的说法呀! 上帝的律法原是给人类的一份厚礼,但却惨遭人类拒绝和唾弃。律法尽管是多么的美好和光荣,但世人却对它充满敌意。 罗马书 8:7 原来体贴肉体的,就是与上帝为仇,因为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服。 人们自私地要求获得遵守律法所带来的一切祝福,但却叛逆地憎恶上帝所要求我们走的道路。 请注意上帝的道德律法,即十条诫命,是如何反映上帝最完美和圣洁的品格的。宣布上帝的律法已经作废的做法是对上帝、对祂圣洁的品格、对祂的爱和祂的作为的最大侮辱和攻击。 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以下的列表,对照一下上帝的律法和祂的品格,看看圣经如何采用相同的形容词来形容两者。 上帝的律法等于上帝的品格 罗马书 16:26 - 上帝是永恒的 诗篇 111:7-8 - 律法是永恒的 路加福音 18:19 - 上帝是良善的 罗马书 7:12 - 律法是良善的 约翰福音 4:24 - 上帝是属灵的 罗马书 7:14 - 律法是属灵的 约翰一书 3:3 - 上帝是洁净的 诗篇 19:8 - 律法是纯洁的 诗篇 145:17;申命记 32:4 - 上帝是公义的 诗篇 119:172;罗马书 7:12 - 律法是公义的 约翰一书 4:8 - 上帝就是爱 罗马书 13:10 - 律法就是爱 马太福音 5:48 - 上帝是完全的 诗篇 19:7 - 律法是完备的 申命记 32:4 - 上帝是诚实无伪的 诗篇 119:142 - 律法是真实的 约翰一书 1:5 - 上帝是光 箴言 6:23 - 律法是光 以赛亚书 5:16 - 上帝是圣洁的 罗马书 7:12 - 律法是圣洁的 上帝领以色列民脫離埃及的奴役之后,在荣耀的威严中将十诫交给摩西。这套神圣的律法是由上帝所宣告,由祂指头所写的。十诫刻在石版上,象征它的永恒性。 与此同时,另一套暂时适用于这批无知的以色列民的仪文律法也交给了他们遵守。这套仪文律法是为了规范犹太人的圣所仪式而设计的,它是与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宗教制度有关。 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的大部分内容都详细描述了这套仪文律法。 这套律法很容易在圣经中找到。它论到割礼、祭祀、祭物、洁净、节期、圣日、以及与希伯来圣所供职相关的其他仪式。我们让圣经自我解释并阐明这两套律法之间的区别。下面我们来看上帝的道德律法和摩西的仪文律法。 道德律法(十条诫命) 仪文律法 (暂时性的犹太律法) 1 上帝亲口所说。出埃及记 20:1-22 摩西所说。出埃及记 24:3 2 上帝指头所写。出埃及记 31:18 出埃及记 32:16 摩西所写。出埃及记 24:4 申命记 31:9 3 刻在石版上。出埃及记 31:18; 出埃及记 32:16 写在书上。出埃及记 24:3, 7 申命记 31:24 4 由其作者,即上帝把它交给摩西。 出埃及记 31:18 由其作者,即摩西把它交给利未人。申命记 31:25-26 5 摩西把十诫存放在“约柜”中。申命记 10:5 由利未人存放在约柜旁。申命记 31:26 6 关于道德的戒律。 出埃及记 20:3-17。 关于礼仪事务。(看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和申命记) 7 显出罪来。罗马书 7:7 提供赎罪祭。(看利未记) 8 违背律法就是罪。约翰一书 3:4 违背它不算有罪,已被“废除”。以弗所书 2:15。(没有律法,就没有过犯。罗马书 4:15) 9 应“遵守全律法”。雅各书 2:10 使徒没有叫人“遵守仪文律法”。使徒行传 15:24 10 我们“将按这律法受审判”。 雅各书 2:12 不是按照它来受审判。歌罗西书 2:16。(另请参阅加拉太书中的律法是什么) 11 遵守道德律法的基督徒“在他所行的事上必然得福”。雅各书 1:25 遵守仪文律法的基督徒不会蒙福。(例如,看加拉太书 5:1-6) 12 “那全备、使人自由之律法”。雅各书 1:25(参阅雅各书 2:12) 遵守这律法的人不得自由。加拉太书 5:1, 3 13 保罗说:“我喜欢上帝的律法。” 罗马书 7:22(参阅第 7 节) 保罗称这律法为奴仆的轭。加拉太书 5:1;4:3, 9(看使徒行传 15:10) 14 因信基督而坚固律法。 罗马书 3:31 被基督废除。以弗所书 2:15 15 耶和华要“使律法为大、为尊”。以赛亚书 42:21 基督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歌罗西书 2:14 诚实查考上帝之道的人,必定能清楚地看出十诫的有效性及其对所有人的约束力。相反的,摩西的仪文律法并不再有效,它对信基督的人也不再有约束力,因为这套律法在基督里废除了。 仪文律法和献祭的制度等都是后事的影儿,都指向基督的第一次降临。古时候圣殿里所流的羔羊的血所代表的,就是上帝的羔羊耶稣基督,祂要为世人流血舍命。 这就是为什么在耶稣被钉死的那一刻,圣所的幔子从上到下裂为两半,象征自古以来的献祭制度从此将永远作废。 对比之下,那套刻在石版上的十条诫命是永远长存的。它不属于仪文律法的一部分,更不是后事的影儿。它反映的是上帝的品格和道德标准。 许多人都混淆了道德律法和仪文律法,把两者混为一谈,因此而误以为十诫也在十字架上废除了。 其实想知道耶稣是否废掉上帝的律法,是非常简单的事。我们不必做任何猜测,就直接让耶稣亲自来告诉我们就行了。 马太福音 5:17-18 17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18 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耶稣说得再清楚不过了。问题是,我们是否愿意相信祂的话呢?还是坚持破坏祂的诫命? 耶稣根本就没有任何改变或废除律法的意图。事实上,祂还屡次谴责那些教导人违背律法的人,并赞扬那些教导人遵守律法的人。 有人经常狡辩说,成全律法表示律法已经结束或作废了,所以我们就不需要再遵守律法了。然而,我们有压倒性的铁证来证明这是胡说八道。比如说,这段经文中所包含的矛盾就会超乎我们手指所能数算的了。 如果成全律法等于结束律法,那换句话说,律法被废掉了。但是请注意,耶稣在这里说得很白,祂来不是要废掉律法。祂把成全一词与废掉一词做了一个对比。 废掉表示不需要再遵守了,那么成全的意思肯定是相反的。成全的意思实际上是落实或实践,使律法成为完全,使律法为大,为尊。我们不应该对这个概念感到陌生,因为以赛亚书预言了上帝将使律法为大,为尊。祂要如何做到这事呢?就是藉着差祂儿子弥赛亚降临世间。 以赛亚书 42:21 耶和华因自己公义的缘故,喜欢使律法(或作“训诲”)为大、为尊。 此外,如果成全一词表示废除或结束的话,那么你来告诉我,经文所提到的事,是否都要结束。我们来看看几段经文,当中也用了与马太福音5:17-18中的成全一词相同的希腊单词(plēroō)。 马太福音 3:15 耶稣回答说:“你暂且许我,因为我们理当这样尽(plēroō)诸般的义(或作“礼”)。”于是约翰许了他。 约翰福音 17:13 在我往你那里去,我还在世上说这话,是叫他们心里充满(plēroō)我的喜乐。 帖撒罗尼迦后书 1:11 因此,我们常为你们祷告,愿我们的上帝看你们配得过所蒙的召,又用大能成就(plēroō)你们一切所羡慕的良善和一切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腓立比书 2:2 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plēroō)。 约翰福音 17:12 我与他们同在的时候,因你所赐给我的名保守了他们,我也护卫了他们;其中除了那灭亡之子,没有一个灭亡的,好叫经上的话得应验(plēroō)。 歌罗西书 1:25 我照上帝为你们所赐我的职分作了教会的执事,要把上帝的道理传得全备(plēroō)。 哥林多后书 10:6 并且我已经预备好了,等你们十分(plēroō)顺服的时候,要责罚那一切不顺服的人。 大家自己思考一下,成全一词在圣经里有没有向人们说的那样,表示废除。我们来看一看成全的原文含义和用法。 泰意尔对 G4137 的定义: 1) 填满,盛满,即盛到满为止。 2)使圆满,即完整。 2a) 盛到顶部:以致对于最高容量没有缺乏,盛满到边缘。 2b) 完善:一个数字。 2b1) 使每一个细节都变得完整,使完美。 2b2) 进行到底,完成,执行(某项工作)。 2c) 使生效,使实现,实现。 2c1) 关于职责事项:实施,执行。 2c2) 关于谈语、应许、预言,使之应验、批准、完成。 2c3) 成全,即使上帝的旨意(如律法所规定的)获得应有的遵守,并使上帝的应许(通过先知所给予的)得以落实。 在泰意尔词典中,与马太福音 5:17 中“成全”一词的用法最相近的就是2c3部分的解释。这就说明耶稣不是为了废掉律法而来。反之,祂完全遵守和活出了律法,并将其放大,使之成为完全。 朋友们,如果耶稣是来废掉律法使人不必遵守的话,祂想必会直接告诉我们说:“我来就是要废掉律法。” 显然,声称上帝十条诫命的律法已被废除这种说法绝对是来自撒但的谎言,企图使人违背上帝的律法。 9. 耶稣是我们的安息日吗? 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最后一点是,耶稣是不是我们安息日的安息,因此使安息日这一天无效了呢? 这论点其实非常荒唐,但是可惜还是有很多人以它为借口来拒绝安息日的真理。首先,我们来细心思考一下,圣经清楚地说明安息日是一个日子,是一周的第七日,从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为止。 我们在这一天纪念上帝的创造,并且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圣经没有说安息日是一位人物,更没有说耶稣就是我们的安息日,这不符合圣经,也不符合逻辑。 没错,耶稣曾经说过以下这段话: 马太福音 11:28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但是,祂没有说安息日这一天因此而被废除了,你们从此不必再守了。反之,祂一再教导人遵守诫命,而且连祂自己也遵守了安息日。 而且这里提到的安息所指的是属灵和心灵的安息。耶稣并不是要给我们肉体上的安息,因为上帝早已赐下一日,作为全人休息的日子。 当论到耶路撒冷城在公元70年要遭受毁灭的预言时,耶稣还加了一句话,为我们显明安息日的持续有效性和重要性。 马太福音 24:20 你们应当祈求,叫你们逃走的时候,不遇见冬天或是安息日。 耶稣这话是论到将来在他死后差不多四十年之后所要发生的事,然而祂却提醒门徒要祈求在他们逃难的时候不要遇见安息日,否则就会破坏安息日的神圣意义和美好时光。 如果我们只需要在耶稣里安息而不需要遵守安息日的话,那么耶稣为什么还要担心门徒以后会在安息日逃难呢? 显然耶稣与门徒都依然非常注重安息日。再说,我们在新天新地也依然要遵守安息日。 以赛亚书 66:22-23 22 耶和华说:“我所要造的新天新地,怎样在我面前长存,你们的后裔和你们的名字也必照样长存。23 每逢月朔、安息日,凡有血气的必来在我面前下拜。这是耶和华说的。 所以不存在有耶稣作为我们的安息,我们就不需要遵守安息日这种乖谬的说法。这是完全没有圣经根据的,只是一些人为了逃避安息日所编造出来的一个既方便又好听的借口而已。 记住,我们主耶稣和祂的父亲我们的父上帝是永不改变的。祂们的话语和律法也永远立定。 希伯来书 13:8 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 玛拉基书 3:6 因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 诗篇111:7-8 7 他手所行的,是诚实公平,他的训词都是确实的,8 是永永远远坚定的,是按诚实正直设立的。 路加福音 16:17 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 上一篇 返回研究目录 下一篇 到最頂
- Who is Jesus to Me
All trinity studies Previous Download Next Who is Jesus to Me Who is Jesus to Me? Jesus is the Son of the one true God who loves His Son very much. And yet His Father loves us so much that he sent His only begotten Son to die for us. (John 3:16) And yet it seems with all the lies that Satan has perpetuated, that people are questioning this and the hundreds of Scriptures that state ever so clearly that they are a Father and Son, and that there was a risk of eternal loss. Yet this is the mindset Satan has successfully got people to take. There is only one way you can be a Father and Son. And that means that the only being that has always existed, and had no beginning is the one true God the Father. However, in a sense Jesus has always existed. But as God’s Son, he had a beginning and came from what is known as the days of eternity. The time before all things were created. Consider the following. If we could travel at a septuagintacentillion times the speed of light in any one direction, would we ever find the end of the universe, like perhaps a wall with a sign saying this is the end? And if so, what would b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at wall? And what existed before God created all things through His Son? Was it nothing? And how long did nothing exist for if that was the case? It would have to be forever. And what about God, when did He begin to exist and who created Him? The answer is that there was never a time He did not exist and hence could never have been created. He is God and has always been and so is without beginning. And what about the Son of God who was born of the same substance of God? The same applies. Since Christ is the same substance of His Father, then everything He consists of had no beginning. So His divinity had no beginning, His makeup; His nature had no beginning as it all came from the Father. So in principle, everything Christ is had no beginning. If you trace Christ back you will have to go through the Father and you will never get to a beginning. But His personality as the Son of God began when He was brought forth by His Father. So in effect it was only the personality of Christ that had a beginning. And why should we care if He did? Does this make Him any less of a Saviour? He is God’s Son! So why do some insist on trying to make Christ conform to the image they have of Him before they will accept Him? They expect Christ to be a second god identical to His Father in every way and thus reject Him as being a real Son. And yet the truth of Christ being God's Son is so precious. Just think about it for a moment. Christ is God's very own Son whom He loves very much! Why would anyone desire to destroy this precious Father and Son relationship? There is one being that desires to do this. He wanted to be worshipped like the most high and was jealous of God’s Son. It is Satan! His plan is to have us deny Jesus is the Son of God. Previous All trinity studies Next Back to top
- 使我们认识祂
返回研究目录 上一篇 下载中文 Read in English 下一篇 使我们认识祂 使我们认识祂 (1) 序言 申命记29章29节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上帝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 耶利米书9章23-24节 “23 耶和华如此说:“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部要因他的财物夸口。24 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以此夸口。这是耶和华说的。” 是否有人曾经告诉过你上帝是个谜或是奥秘呢? 这一个概念阻挡了许多真诚的基督徒来领受与创造主相交所能得到的平安,丰盛的爱和改变人生的力量。事实上,通过人类的猜测和所制造的假道理,我们把上帝便成了一位不能被理解的生物。此研究的主要目的乃是在经文上不添加或减少任何话语的情况下探讨上帝所显现关于祂自己的真理。我真心祈求这研究能够使你与这位想让你认识祂的上帝有一个更密切和稳固的关系。 何西阿书 6章3节 “我们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他;他出现确如晨光,他必临到我们像甘雨,像滋润田地的春雨。” 箴言 2章3-5节 “3 呼求明哲,扬声求聪明,4 寻找它,如寻找银子,搜求它,如搜求隐藏的珍宝,5 你就明白敬畏耶和华,得以认识上帝。 (1)父上帝 上帝有怎么样的品格呢? 约翰一书4章8节- “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9上帝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他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10 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 约翰福音3章16-17节- “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17 因为上帝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哥林多后书1章3节 “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上帝。” 马太福音6章14节 “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 哥林多后书6章18节 “我要作你们的父,你们要作我的儿女。”这是全能的主说的。” 雅各书1章17节 “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 约翰一书3章1节 “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他。” 父上帝在哪里? 马太福音6章9节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 启示录4章2节 “。。见有一个宝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宝座上。” 以赛亚书37章16节 “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啊,你,惟有你,是天下万国的 上帝;你曾创造天地。” 上帝如何向我们显示祂自己呢? 诗篇19章1节 “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手段。” 出埃及记 33章20节 “ 又说:“你不能看见我的面,因为人见我的面不能存活。” 希伯来书1章1-2节 1 上帝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 2 就在这末世藉着他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他为承受万有的;也曾藉着他创造诸世界。 约翰福音1章18节 “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基督如何向我们显示祂的父? 马太福音11章25节 “那时,耶稣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 马可福音14章36节 “他说:“阿爸,父啊!在你凡事都能,求你将这杯撤去。然而不要从我的意思,只要从你的意思。” 约翰福音3章35节 “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 约翰福音4章24节 “上帝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约翰福音5章19-23节 19 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子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惟有看见父所作的,子才能作;父所作的事,子也照样作。 20 父爱子,将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给他看,还要将比这更大的事指给他看,叫你们希奇。 21 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着,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 22 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 23 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 约翰福音5章26-27节 26 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 27 并且因为他是人子,就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 约翰福音5章30节 “我凭着自己不能作什么,我怎么听见,就怎么审判。我的审判也是公平的,因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来者的意思。” 约翰福音10章29节 “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夺去。” 约翰福音14章10节 “ 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 约翰福音14章24节 “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之父的道。” 约翰福音14章28节 “。。你们若爱我,因我到父那里去,就必喜乐,因为父是比我大的。” 约翰福音17章7节 “如今他们知道,凡你所赐给我的,都是从你那里来的。” 约翰福音17章1-3节 “1耶稣说了这话,就举目望天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儿子也荣耀你;2 正如你曾赐给他权柄管理凡有血气的,叫他将永生赐给你所赐给他的人。3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耶稣宣告祂的父为独一的真神。祂的门徒明白祂的教导吗? 哥林多前书8章6节 “然而我们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 哥林多前书11章3节 “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 上帝是基督的头。” 以弗所书4章6节 “一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腓立比书 2章11节 “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上帝。” 帖撒罗尼迦前书1章1节 “ 保罗、西拉、提摩太写信给帖撒罗尼迦在父上帝和主耶稣基督里的教会。愿恩惠、平安归与你们!” 提多书1章4节 “现在写信给提多,就是照着我们共信之道作我真儿子的。愿恩惠、平安,从父上帝和我们的救主基督耶稣归与你!” (请参阅哥林多前书1章3节,哥林多后书1章2节, 加拉太书1章3节, 以弗所书1章2节, 腓立比书1章2节, 歌罗西书1章2节, 帖撒罗尼迦后书1章1-2节, 提摩太前书1章2节,提摩太后书1章2节, 腓利门书1章3节, 约翰二书1章3节) 雅各书3章8-9节 “ 8 惟独舌头没有人能制伏,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9 我们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又用舌头咒诅那照着上帝形像被造的人。” 使徒行传17章23-25节 “23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24 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上帝,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25 也不用人手服侍,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 犹大书1章1节 “耶稣基督的仆人、雅各的弟兄犹大,写信给那被召、在父上帝里蒙爱、为耶稣基督保守的人。” {待续} 使我们认识祂 (2) (2)耶稣基督 如果基督本身表明了天父是那位 “独一的真神” , 那么耶稣是谁呢? 马太福音16章15-17节 15 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 16 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 上帝的儿子。” 17 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西门彼得的回答是天父启示的- 就是耶稣是上帝的儿子这项事实! 耶稣因他这么有力的答案把他的名字缩短成彼得, 意思是 “磐石” , 宣告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门不能胜过他。” (马太福音16章18节) 基督是否确认自己是上帝的亲生儿子呢?我们发现在旧约中, 基督藉着所罗门王在祂和父上帝之间的关系上给了我们许多美妙的见解。预言之灵证实了基督在箴言8章22-30节是藉着”上帝的智慧”之称号来说祂自己, 同样的在哥林多前书1章24, 30节以及路加福音11章49节也宣告基督是 “上帝的智慧”。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 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 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 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 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 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 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 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 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 这美妙的描述形容了父与子从亘古的关系并告诉了我们耶稣的存在是有开始的。我们有限的思想无法理解基督是何时被生,因为这是在时间还没有被设立之前发生的。我们也无法完全理解基督是如何为父所生,但是我们凭着信心相信救主的话语。 我们必须知道基督不是如天使和人类一样被创造。因为在约翰福音1章3节告诉我们,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事实上耶稣是父亲生的,是上帝本体的真像,并从父的本质和怀里出来。 约翰福音8章42节 “耶稣说,倘若上帝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上帝,也是从上帝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 约翰福音16章27-28节 “父自己爱你们,因为你们已经爱我,又信我是从父出来的。我从父出来,到了世界。我又离开世界,往父那里去。 约翰福音17章8节 “因为你所赐给我的道,我已经赐给他们。他们也领受了,又确实知道,我是从你出来的,并且信你差了我来。” 在每一个例子中,耶稣为父所生的事件和被差来世上的事件是被分开来说的。这说明耶稣是在说两件不同的事情。在天上被生和被差来世上。 凭着对基督话语的信心,我们明白到从亘古的某个时间点,天父选择了生下一位神圣并有神性的儿子。因此,耶稣是有开始的,而非像父一样没有开始。这会在任何的方式下减少基督的神性吗?当然不会! 约翰福音5章26节 “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 歌罗西书1章19节 “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 歌罗西书2章9节 “因为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 基督是被祂父亲,也就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所生并从祂本质和怀里出来。父将独生子耶稣生出并喜悦将一切祂所拥有的神性,永恒的生命和在祂里头一切的丰盛赐给祂儿子。 约翰福音1章1节 的第一个‘神’字其实是名词,指明父上帝的身份;第二个‘神’ 是形容词,指的是耶稣的神性,形容祂有神的本质。因此,这章节可以读成:“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道就是神。” 简单来说基督从太初与父上帝(独一的真神)同在,基督本身在本性上也完全是神,祂满有神性。 希伯来书1章4-5节 4 他所承受的名既比天使的名更尊贵,就远超过天使。 5 所有的天使,上帝从来对哪一个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又指着哪一个说,“我要作他的父,他要作我的子”? 基督本性上是神因为祂承受了祂父的神性。但是天父是一切的本源,也没有起源,因此是独一的真神。 哥林多前书8章6节 “然而我们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 圣父是本源,而基督是管道,万物都是藉着祂被造的,我们也藉着祂到父那里去。 提摩太前书2章5节 “因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 事实上,基督为上帝儿子的身份曾受过撒旦的攻击。 马太福音4章3节 “。。。你若是上帝儿子,可以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 马太福音4章6节 “ 。。。你若上的儿子,可以跳下去。” 撒旦的恶天使也清楚知道耶稣真实的身份: 马可福音5章7节 “大声呼叫说,至高上帝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指着上帝恳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 路加福音4章41节 “又有鬼从好些人身上出来,喊着说:“你是上帝的儿子!”耶稣斥责他们,不许他们说话,因为他们知道他是基督。” 基督宣告祂真实的身份导致祂被人逼迫和控告: 约翰福音10章36节 “父所分别为圣,又差到世间来的,他自称是上帝的儿子,你们还向他说‘你说僭妄的话’吗? 约翰福音19章7节 “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该死的,因他以自己为上帝的儿子。” 马太福音26章63节 “耶稣却不言语。大祭司对他说:“我指着永生上帝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上帝的儿子基督不是?” 路加福音22章70节 “他们都说:“这样,你是上帝的儿子吗?”耶稣说:“你们所说的是。” 马太福音27章40节 “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上帝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 马太福音27章54节 “百夫长和一同看守耶稣的人看见地震并所经历的事,就极其害怕,说:“这真是上帝的儿子了!” 最重要的是,这是唯一一个能让我们得到永生的信仰: 约翰福音3章16,18节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18 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上帝独生子的名。” 约翰福音 20章31节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约翰福音5章25节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上帝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 看回希伯来书第一章,第四节解释了为什么耶利米书的预言中说到天父的名,耶和华,可以用在基督的身上。 耶利米书23章5-6节 “5 耶和华说:“日子将到,我要给大卫兴起一个公义的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慧,在地上施行公平和公义。6 在他的日子,犹大必得救,以色列也安然居住。他的名必称为耶和华我们的义。” 希伯来书1章4节 “他所承受的名既比天使的名更尊贵,就远超过天使。” 就好像人类也承受他父的名, 同样的基督也承受祂父的名! 在第八和第九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耶稣是神,但是祂父还是在一切之上的至高者。 希伯来书 1章8-9节 8 论到子却说:“上帝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 9 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上帝,就是你的上帝,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 虽然基督有神性,而且圣父将祂高举,使祂得到万物的敬拜,但是祂依然有一位上帝,就是祂的父亲。 马太福音27章46节 “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 约翰福音20章17节 “耶稣说:“不要摸我,因为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上帝,也是你们的上帝。” 罗马书15章6节 “一心一口荣耀上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哥林多前书11章3节 “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上帝是基督的头。” 以弗所书1章3节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 (查阅哥林多后书1章3节,哥林多后书11章31节, 歌罗西书1章3节和彼得前书1章3节) 以弗所书1章17节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上帝,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 启示录1章5-6节 “5 并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有恩惠、平安归与你们!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脱离”有古卷作“洗去”),6 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上帝的祭司。但愿荣耀、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启示录3章12节(基督说) “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上帝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上帝的名和我上帝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上帝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 基督将把祂父的名,耶和华,写在我们的额头上作为上帝的印记。额头代表我们对上帝的认识。 约翰福音4章23节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相反的,兽的印记将会是上帝印记的伪造,并与上帝的印记 (启示录3:12)有着相同的特征:他们神的名,他们城的名,他们基督的名(即敌基督者)。 启示录17章4-5 “4 那女人穿着紫色和朱红色的衣服,用金子、宝石、珍珠为妆饰;手拿金杯,杯中盛满了可憎之物,就是他淫乱的污秽。5 在她额上有名写着说:“奥秘哉!大巴比伦,作世上的淫妇和一切可憎之物的母。” 基督来到世上的目的是为了向世人显明祂的父亲,好让上帝对我们不再是个奥秘!阿门!基督从不将荣耀归于自己,乃是将一切荣耀归给祂的父亲,祂的上帝。基督的教导一贯地揭晓祂到世上来的目的为显明祂父亲的大爱,品格和对人类设定的伟大计划,并藉着祂自己把我们归向天父上帝。 启示录14章1节 “我又观看,见羔羊站在锡安山,同他又有十四万四千人,都有他的名和他父的名写在额上。” 要无疑和肯定地证实基督的身份,我们就必须看看祂父亲对祂的宣告。天父上帝,那宇宙至高的权威,在耶稣的洗礼给了一个无比重要的信息,之后在耶稣登山变相时也做了同样一个宣告。(马太福音3章17节,17章5节, 马可福音1章11节, 9章7节, 路加福音3章22节, 9章35节, 彼得后书1章17节) “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在山上祂还加了一句话-“你们要听他。” 作为圣父的代表,耶稣有着一切的权柄并有资格做罪人的牺牲,都凭着一个重要的真理和条件-就是祂是上帝至亲至爱,神圣,真实的亲生儿子。 {待续} 使我们认识祂 (3) (3)圣灵 我们即晓得天父是一切的本源,也可以从圣经证实圣灵是上帝自己的灵,是出于父的。 约翰福音15章26节 “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 创世记1章2节 “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 正如“上帝的儿子”意味着祂是上帝所拥有的,那么上帝的灵也一样意味着圣灵是上帝所拥有的灵。它是天父上帝自己的灵,不是另一位生物或个体。 马太福音10章20节 “因为不是你们自己说的,乃是你们父的灵在你们里头说的。” 让我们先看圣经里其它关于‘灵’的例子。以下章节的‘心’在原文都是用 ‘灵’, 中文圣经也把人的灵译成人的心。因为一个人的灵就是他的心。 创世记41章7-8节 “。。法老醒了,不料是个梦。到了早晨,法老心里不安,就差人召了埃及所有的术士和博士来。。。” 创世记45章27节 “他们便将约瑟对他们说的一切话都告诉了他。他们父亲雅各,又看见约瑟打发来接他的车辆,心就苏醒了。” 申命记2章30节 “但希实本王西宏不容我们从他那里经过,因为耶和华你的上帝使他心中刚硬,性情顽梗。。。” 以斯拉记1章1节 “波斯王居鲁士元年,耶和华为要应验藉耶利米口所说的话,就激动波斯王塞鲁士的心,使他下诏通告全国。。” 圣经里还有无数的例子,但是我认为重点已经够清楚了。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认为一个人的灵是他以外的另一位。因为我们的灵就是我们的心思意念,想法和性格而并非另一个生物。那为什么我们会把“上帝的灵”想象成与上帝分开独立的另一位生物呢?上帝是一位全能,全在的灵体,可以以祂的实体坐在宝座上,同时藉着祂的灵在世上无所不在。 约翰福音4章23-24节 “。。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上帝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基督为父所生,而且是上帝和人类之间的中保。正如上帝藉着祂儿子创造了万物,祂也一样赐下祂的圣灵藉着祂儿子赐给我们并住在我们里面。 以弗所书2章13,18节 “你们从前远离上帝的人,如今却在基督耶稣里,靠着他的血,已经得亲近了。18 因为我们两下藉着他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 父和子就是这样享有同一个灵,也因这样有着相同的品格,目标和对人类的爱。当我们明白这个奇妙的真理时,约翰福音就变得更加地美好了! 约翰福音14章20-23节 “20 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21 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22 犹大(不是加略人犹大)问耶稣说:“主啊,为什么要向我们显现,不向世人显现呢?” 23 耶稣回答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 圣灵就是父和子的灵,而我们可以有祂们的灵住在我们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上帝的灵’ 和 ‘耶稣的灵’以互换的方式被用在圣经里,因为祂们共有一个灵。 罗马书8章9-10节 “9 如果上帝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10 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 然而,基督在世为人时以人性把祂的神性隐藏了起来。取了人的样式,祂父的灵依然在祂里头,但是祂不能随意地运用来赐给人类。 以赛亚书42章1节 “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扶持、所拣选、心里所喜悦的,我已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 腓立比书2章6-7 “6 他本有上帝的行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7 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 约翰福音14章10节 “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 这就是为什么圣灵,也就是耶稣升天后所谓的保惠师在五旬节才能被赐给门徒。 约翰福音7章39节 “耶稣这话是指着信他之人要受圣灵说的,那时还没有赐下圣灵来,因为耶稣尚未得着荣耀。” 约翰福音16章7节 “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 只有在基督回到天上得荣耀并开始在天上圣所做我们大祭司,方能求祂父把圣灵赐下给门徒。 希伯来书2章17节 “所以,他凡事该与他的弟兄相同,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为百姓的罪献上挽回祭。 希伯来书4章15节 “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 约翰福音14章16-20 “16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或作“训慰师”。下同),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17 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 18 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19 还有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20 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 保惠师在耶稣得荣耀之前不能被赐下,然而耶稣说“他与你们同在”(现在式),也要在你们里面(未来式)。在告诉门徒“你们认识他”和“他常与你们同在”,耶稣其实是在向他们揭晓祂为保惠师的身份。虽然当时祂依然肉体上与门徒同在,但是在不久的未来祂将藉着祂的灵住在门徒里面。 使徒行传2章32-33 “32 这耶稣,上帝已经叫他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33 他既被上帝的右手高举(或作“他既高举在 神的右边”),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 “保惠师”的希腊文是 “parakletos”。约翰是唯一一位使用了这个词的圣经作者,而他在他福音书里用了这个词四次, 还有一次则用在约翰一书里。 虽然很多人相信保惠师是第三位生物,一位父和子以外的个体。但事实上约翰已经在他的书信里清楚地为我们揭开了保惠师的身份。 可惜的是,他说明真相的一番苦心在这翻译中被隐藏起来了。他在约翰一书2:1指出了保惠师的身份,但是parakletos这个词在这经文里不是被翻译成“保惠师”而是译成了“中保”。 约翰一书2章1节 “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中保,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 或 “我小子们哪,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是要叫你们不犯罪。若有人犯罪,在父那里我们有一位保惠师,就是那义者耶稣基督。” 我们的“parakletos”,我们的“保惠师”,就是耶稣基督! 那为什么基督在约翰福音14章16节说天父会差另外一位保惠师呢? 这是否代表保惠师是耶稣以外的另一位生物呢? 在希腊文里有两个可以被译成“另一位”的词,那就是 “allos” and “heteros”。 Heteros——另一位(不同类的,或不同质的,或不同等级或群体的) Allos——另一位同种类的 意指“另外”的希腊词是allos,意思是另一个同类的。那么这一节的意思是,另一个与基督同类的。耶稣当时以肉体的形式与门徒同在,但在祂升天以后,祂要以另一种形式回来,就是藉着祂的灵。所以说,那“另外”一位就是祂的灵。由于基督的灵可以不倚靠基督的本体而独立行事,那么祂的灵就像是“另外”一位。也因为是祂的灵,所以是“另外”一位同类的。如果保惠师是另外一位不同类的,那么约翰就会用heteros这个希腊词来代表,其意思是“另外一位不同类的”。你一旦知道了这个区别,就很容易明白了。很多人也没有注意到,耶稣经常使用第三人称来称呼祂自己,这一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了。简单来说,天父第一次赐下基督为保惠师是以人类的样式,而祂再次赐下的保惠师基督将会以灵的形式回来。 希伯来书2章18节 “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 基督是唯一一位能够帮助我们胜过世上的试探,因为祂是那唯一取了我们堕落的人性并胜过罪恶的神性生物。我们不应该怀疑这项事实,就是当耶稣说到保惠师时,祂是在用第三人称来说祂自己,就好比祂向人传福音时也经常如此行。 (马太福音13章41节,24章27,30节, 马可福音10章33-34节, 45节, 路加福音17章24节, 18章8节, 约翰福音10章2-4节, 17章1-3节, ) 记得提摩太前书2章5节告诉我们, “因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罗马书8章26节 “况且,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 当我们以经解经时,圣经说替我们祷告或祈求的是谁呢? 罗马书8章34节 “谁能定他们的罪呢?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 希伯来书7章25节 “凡靠着他进到上帝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为他是长远活着,替他们祈求。” 基督本身是那唯一一位中保,也就是上帝和人中间的中保。 约翰福音17章23节 “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地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差了我来,也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 加拉太书4章6节 “你们既为儿子,上帝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原文作“我们”)的心,呼叫:“阿爸,父!” 彼得前书1章10-11 “10 论到这救恩,那预先说你们要得恩典的众先知早已详细地寻求考察,11 就是考察在他们心里基督的灵,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是指着什么时候,并怎样的时候。” 哥林多前书2章16节 “谁曾知道主的心去教导他呢?但我们是有基督的心了。” 哥林多前书15章45节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灵”或作“血气”)”,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 愿我们都祷告祈求并领受那唯一叫人活的灵,就是救主耶稣的灵。 启示录3章19-20 “19 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20 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 基督要以祂的灵充满我们,使我们得到力量来战胜这世上的诱惑,并活出一个得胜的基督徒生活!唯有藉着祂,我们才能一天接着一天慢慢地改变,并如基督一样地反映出上帝的形象和品格。 哥林多后书3章16-18节 “16 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17 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18 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 腓立比书4章7节 “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 约翰福音16章13节 “。。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进入一切的真理。” 腓立比书4章13节 “我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父和子渴望藉着祂们的灵与你同在,赐给你力量,引导你进入一切的真理,并赐你超乎人类理解的平安。 你愿意让祂们这样做吗? 歌罗西书1章26-29节 “26 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27上帝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28 我们传扬他,是用诸般的智慧劝戒各人、教导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里完完全全地引到上帝面前。29 我也为此劳苦,照着他在我里面运用的大能尽心竭力。” 加拉太书2章20节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 {待续} 使我们认识祂 (4) (4)父和子 这里有更多的经文揭示了只有两位神性生物:上帝和祂儿子。 箴言30章4节 “谁升天又降下来?谁聚风在掌中?谁包水在衣服里?谁立定地的四极?他名叫什么?他儿子叫名叫什么?你知道吗?” 撒迦利亚书6章12-13节 “12 对他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看哪,那名称为大卫苗裔的,他要在本处长起来,并要建造耶和华的殿。13 他要建造耶和华的殿,并担负尊荣,坐在位上掌王权。又必在位上作祭司,使两职之间筹定和平。” 加拉太书1章1节 “作使徒的保罗(不是由于人,也不是藉着人,乃是藉着耶稣基督,与叫他从死里复活的父上帝)” 以弗所书 5章5节 “因为你们确实地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上帝的国里,都是无份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 提摩太前书5章21节 “我在上帝和基督耶稣并蒙拣选的天使面前嘱咐你:要遵守这些话,不可存成见,行事也不可有偏心。” 希伯来书8章1节 “我们所讲的事,其中第一要紧的,就是我们有这样的大祭司,已经坐在天上至大者宝座的右边。” 约翰一书1章3节 “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 约翰一书2章22-23节 “22 谁是说谎话的呢?不是那不认耶稣为基督的吗?不认父与子的,这就是敌基督的。23 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 启示录5章13节 “我又听见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沧海里和天地间一切所有被造之物都说:“但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 启示录6章16节 “天就挪移,好像书卷被卷起来;山岭海岛都被挪移,离开本位。” 启示录14章4节 “这些人未曾沾染妇女,他们原是童身。羔羊无论往哪里去,他们都跟随他。他们是从人间买来的,作初熟的果子归与上帝和羔羊。 启示录14章12节 “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 启示录20章6节 “在头一次复活有份的有福了、圣洁了,第二次的死在他们身上没有权柄。他们必作上帝和基督的祭司,并要与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 启示录21章22节 “我未见城内有殿,因主上帝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 启示录22章1,3节 “1 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内街道当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上帝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3 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城里有上帝和羔羊的宝座,他的仆人都要侍奉他。” 谜底终于解开了! 彼得后书1章2-4节 “2 愿恩惠、平安因你们认识上帝和我们主耶稣,多多地加给你们。3上帝的神能已经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4 因此,他已将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赐给我们,叫我们既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就得与上帝的性情有份。” 我真心地希望这项研究可以为您带来很大的帮助和祝福。最后,我想要和大家分享我最喜爱的书里的一篇文章,《服务真诠》三十五章,409页。 “对于上帝的真认识” “上帝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敬虔的事赐给我们,皆因我们认识…主。” 象我们的救主,我们在世上是要为上帝服务的。我们活着,在品格上是要象上帝一样,又要用我们服务的人生,来向世界显示上帝。但若要做上帝的同工者,若要象他,若要显示他的品格,我们必须真正地明白他,必须照着他所彰显的本来面目认识他。 认识上帝是一切真教育真服务的根本,是抵抗世上诱惑唯一的真保障,是能使我们在品格上与上帝相象的唯一途径。 凡从事于超拔人群之工的人,非得认识上帝不可。人品格的展变,生活的纯洁,工作的效率,遵守正义的毅力,都从真正认识上帝而来的。这种认识,乃是人生今世和来世双方所不可少的准备。 “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箴言9:10 我们所得“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彼得后书1:3)都是从认识他而来的。 耶稣说:“认识祢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祢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约翰福音17:3 “耶和华如此说:‘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不要因他的财物夸口;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以此夸口;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利米书9:23-24 我们应当去研究上帝所赐给我们关于他本身的启示。 “你要认识上帝,就是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你当领受他口中的教训,将他的言语存在心里,……全能者就必为你的珍宝。……“你就要以全能者为喜乐,向上帝仰起脸来。你要祷告他,他就听你;你也要还你的愿。你定意要作何事,必然给你成就;亮光也必照耀你的路。人使你降卑,你仍可说,必得高升;谦卑的人,上帝必然拯救。” 约伯记22:21-22, 25-29 {完} 上一篇 返回研究目录 下一篇 到最頂
- I am the Bread of Life
All trinity studies Previous Download Next I am the Bread of Life I AM THE BREAD OF LIFE John 6:22-71 is so rich in the non-trinitarian understanding of the Holy Spirit. A comparison with the writings of Paul and Ellen White and the Psalms sheds light on the identity of the Spirit. Read John 6:27 "Labour not for the meat which perisheth, but for that meat which endureth unto everlasting life, which the Son of man shall give unto you: for him hath God the Father SEALED." Compare with Eph 1:13,14 "In whom [Christ] ye also trusted, after that ye heard the word of truth, the gospel of your salvation: in whom also after that ye believed, ye were SEALED WITH THAT HOLY SPIRIT of promise, Which is the earnest [guarantee] of our inheritance until the redemption of the purchased possession, unto the praise of his glory." Compare also 2 Cor 1:22 "Who [God] hath also SEALED us, and given the earnest [guarantee] of the SPIRIT in our hearts." Comparing John 6:27 with Eph 1:13,14 and 2Cor 1:22, we find an indication that the meat that Christ gives us that will spring up to eternal life is His Holy Spirit, for God has sealed us with Christ's Spirit in our hearts as a guarantee for our future inheritance. Read John 6:33 "For the bread of God is he which cometh down from heaven, and giveth life unto the world." The Bread here is synonymous with the Meat in verse 27 above. If the meat that Christ gives us is His Spirit, then we can expect that the Bread from God that gives life to the world would also be Christ's Spirit. Read John 6:35 "And Jesus said unto them, I am the bread of life: he that cometh to me shall never hunger; and he that believeth on me shall never thirst." The Bread of Life is Jesus Himself, although in verse 33 Jesus used the 3rd person to refer to Himself, as He also did in John 14:16 when speaking of the Comforter or Spirit of truth. Read John 6:51 "I am the living bread which came down from heaven: if any man eat of this bread, he shall live for ever: and the bread that I will give is my flesh, which I will give for the life of the world." When Christ said to eat this bread, He could not have meant His physical body. The only other possibility is His Spirit, for we can take or receive His Spirit into our heart. The following quote from the Spirit of Prophecy reveals that it is the Holy Spirit that comes to our soul and transforms our heart to reproduce the image or character of God in us when the Bread of Life is assimilated into our life. So the Bread of Life is Christ's Spirit, which is received into our heart, with which we are sealed for eternal life. "The Holy Spirit comes to the soul as a Comforter. By the transforming agency of His grace, the image of God is reproduced in the disciple; he becomes a new creature. Love takes the place of hatred, and the heart receives the divine similitude. This is what it means to live "by every word that proceedeth out of the mouth of God." This is eating the Bread that comes down from heaven." {Desire of Ages 391} Read John 6:56 "He that eateth my flesh, and drinketh my blood, dwelleth in me, and I in him." Compare with John 14:17 "Even the Spirit of truth; whom the world cannot receive, because it seeth him not, neither knoweth him: but ye know him; for he dwelleth with you, and shall be in you." Compare also with Gal 4:6 "And because ye are sons, God hath sent forth the Spirit of his Son into your hearts, crying, Abba, Father." When we take Christ's Spirit (represented by His flesh/meat/bread), Christ will dwell in us by His Spirit, as He promised in John 14:17, that the Spirit of truth will be in us, and as Paul said in Gal 4:6, the Spirit of God's Son has been sent into our hearts. The following SOP quote also confirms that eating the Bread of Life is the assimilation of Christ's mind and character into our life. In other words, when we receive His Spirit into our heart, we have His mind and character. So the Holy Spirit is also Christ's mind and character. "We are living in times full of importance to each one. Light is shining in clear, steady rays around us. If this light is rightly received and appreciated, it will be a blessing to us and to others; but if we trust in our own wisdom and strength, or in the wisdom and strength of our fellowmen, it will be turned into a poison. In the struggle for eternal life, we cannot lean upon one another. The BREAD OF LIFE must be eaten by each one. Individually we must partake of it, that soul, body, and mind may be revived and strengthened by its transforming power, thus becoming assimilated to the MIND and CHARACTER of JESUS CHRIST. God must be made first and last and best in everything." {Testimonies to Ministers 385.1} Read John 6:63 "It is the spirit that quickeneth; the flesh profiteth nothing: the words that I speak unto you, they are spirit, and they are life." In John 5:21, Christ said He quickens [gives life to] the dead. "For as the Father raiseth up the dead, and quickeneth them; even so the Son quickeneth whom he will." Psa 119:50 "Thy word hath quickened me." Christ's flesh also represents the words that He speaks, and His words are spirit and life. In Psa 33:6 we see a parallel between His Word and His breath. "By the word of the LORD were the heavens made; and all the host of them by the breath of his mouth." In John 20:22, He breathed upon them and said, "Receive the Holy Spirit." So word and breath are both synonymous with the Spirit. Both His flesh and His words refer to His Spirit that quickens. In other words, when we take in Christ's words, or His Spirit, He makes us alive forever. Compare with 1 Cor 15:45 "And so it is written, The first man Adam was made a living soul; the last Adam was made a quickening spirit." Christ is the last Adam. After His ascension, He was made a quickening Spirit, which means a Spirit that gives us eternal life. This is the same Spirit of truth, the Comforter, that He promised to send, and which He fulfilled when He came to the disciples again on the day of Pentecost as a quickening Spirit. And by receiving the Spirit of Christ into our heart, we are sealed for eternal life. 2 Cor 3:17 "Now the Lord is that Spirit: and where the Spirit of the Lord is, there is liberty." John 6:64-66 "But there are some of you that believe not. For Jesus knew from the beginning who they were that believed not, and who should betray him. And he said, Therefore said I unto you, that no man can come unto me, except it were given unto him of my Father. From that time many of his disciples went back, and walked no more with him." Just as many of Christ's disciples in His day did not want to believe in the Bread of Life, so today many who profess to follow Christ do not want to believe in the Spirit of Christ. They were offended when Christ offers them His own Spirit to dwell in their heart, for they believe in another spirit other than Christ. So in the end they walk no more with Christ, even though they may think they are serving God actively. These are the ones who will shockingly hear Christ say, "I never knew you." (Matt 7:23) How terrible that will be! May we ever receive Christ's Spirit into our heart so that we reflect His character fully and be sealed unto eternal life. Previous All trinity studies Next Back to top
- 路锡甫想作神圣议会的第三位成员
返回研究目录 上一篇 下载中文 下一篇 路锡甫想作神圣议会的第三位成员 路锡甫想作神圣议会的第三位成员 (先祖与先知,第一章) 这道就是上帝的独生子基督,他与永生之父“原为一”──性质相同,品格相同,意志相同──惟有他能参与上帝的一切谋划和旨意。 天父借着他的儿子创造了天上一切的生灵。 ...但是,上帝所膏的圣子乃是 “上帝本体的真像,” 又是 “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 “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 并在万有之上执掌至尊的王权。 评语: 唯有基督能参与祂父亲的一切谋划和旨意。神圣议会只有两位成员----父和子。父借着祂儿子创造天上一切的生灵。所以基督在万有受造物之上执掌至尊王权,惟基督并不在父神上帝之上。 路锡甫渐渐地放纵他那自高自大的欲望。经上说:“你因美丽心中高傲,又因荣光败坏智慧。”“你心里曾说,……我要高举我的宝座在上帝众星以上;……我要与至上者同等。”(结28:17;赛14:13,14)虽然他所有的荣耀都是从上帝而来,这个大能的天使却认为是出于自己。他的地位虽然高过一切的天使,但他却不知足,并擅敢贪图创造主所独有的尊荣。他所追求的,不是使一切受造之物,以敬爱并效忠上帝为至上,乃是使他们事奉并服从他自己。这个高贵的天使贪图无穷之父所赋予他儿子的荣耀,并希冀基督所有的特权。 于是天庭的完全和睦被破坏了。那些主张应当以上帝的荣耀为至上的天使,看到路锡甫所怀以事奉自己来代替事奉创造主的心,不禁起了惶恐的感觉。众天使在天上的议会中恳切地规劝路锡甫。上帝的儿子向他说明创造主的伟大、良善和公正、以及他律法的神圣和永不改变的本质。天上的秩序原是上帝亲自建立的;所以路锡甫偏离这秩序,就是侮辱了他的创造主,并自取败亡。但是这出于无限怜爱的警告,反而引起了抗拒的心理。路锡甫放任自己妒忌基督的心,故越来越顽梗了。 这个高贵的天使居心抗拒上帝儿子的至尊权威,借以否定创造主的智慧和慈爱。这个才智仅次于基督而超于上帝众军之上的天使,竟倾其全力以求达到这个目的。但那甘愿将自由意志赐给一切受造之物的上帝,不忍见任何天使听从叛逆势力的诡辩而不加以提防。在大争战展开之前,上帝要向全天庭清楚地说明他的旨意,因为他的智慧和良善乃是他们一切喜乐的泉源。 宇宙的大君招集了天上的全军到他面前,为要当着他们宣布他儿子的真正地位,并说明他和一切受造之物的关系。上帝的儿子是与父同坐宝座的,所以自有永有,亘古常在者的荣耀乃是父子所共有的。千千万万的圣天使集合在宝座四围,聚成广大无数的会众,其中地位最高的天使,都以仆役的身份在上帝圣颜的光照之下欢喜快乐。于是上帝当着天上的会众声明,惟有他的独生子基督能完全参与他的谋划,惟有基督有权执行他大能的旨意。上帝的儿子曾在创造天上众军的事上成全了父的旨意,所以他们应当敬拜服从基督,象敬拜服从上帝一样。而且基督还要在创造地球和其上居民的事上施展他的权能。但在这一切事上,他并不会违反上帝的计划去追求自己的权柄或尊荣,却要高举上帝的荣耀,并执行他慈爱的旨意。 众天使欣然承认基督的至尊权威,并俯伏在他面前,向他倾露他们的挚爱和崇敬。路锡甫与他们一同跪拜,但他心里却在进行着一种奇特而剧烈的争战。真理、正义和忠信,正在与嫉妒的心理发生冲突。圣天使的影响似乎一时克制了他。当赞美的声音出自千万天使的口,以嘹亮的音调洋溢天庭时,他那邪恶的心意似乎被征服了,一种莫可言宣的爱感动了他整个的身心。他便和一班无罪的敬拜者,一同向父与子倾露爱心,但不久他又因自己的荣耀而满心骄傲。贪图高位的欲望死灰复燃,妒忌基督的心又发作起来了。路锡甫不感戴上帝所赐给他的尊荣,他不以之为上帝特别的恩赐,所以也不感激创造他的主。他却因自己的荣光和高位而骄傲,并希冀与上帝同等。路锡甫固然是天上众军所爱戴所尊敬的,众天使乐意执行他的命令,而且他赋有超过他们的智慧和荣耀,然而上帝的儿子既与父有相同的能力和权柄,自比他更高了。基督得以参与天父的谋略,而路锡甫却不能这样与上帝的旨意有分,这个大能的天使怀疑说:“基督凭什么居首位?他为什么比路锡甫享有更大的尊荣?" {怀着,«先祖与先知»,原文第34-36页} 评语: 宇宙中只有另一个生灵欲参与神圣父子的计划和旨意,那就是一位名叫路锡甫的高傲天使。就是他要神圣议会添加第三位成员! 上一篇 返回研究目录 下一篇 到最頂
- 耶稣是保惠师(启示录3章20节 -在门外叩门)
返回研究目录 上一篇 下载中文 下一篇 耶稣是保惠师(启示录3章20节 -在门外叩门) 耶稣是保惠师(启示录3章20节 -在门外叩门) 启示录3:20 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 要常常喜乐。不可忘记你有一位保惠师,就是基督所差来的圣灵。你永不会孤单。你若听受那现在向你说话的声音,你若毫不迟疑地应答那敲你心门的声音,说:“主耶稣啊,请进来,让我与祢祢与我一同坐席。”那位自天而来的贵宾就必进来。当这全能神圣的质素与你同在时,就有平安与安息。复临信徒家庭 350.3 "众教会为何如此软弱多病甚至濒临崩溃的原因,在于仇敌带进了令人沮丧的影响,加在颤抖的生灵身上。他(撒但)企图掩盖真理,不让他们看见耶稣就是保惠师,是那责备人,警戒人,和劝勉人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间"的一位。" (评论与通讯,1890年8月26日,第10段) "你们要时时儆醒,常常祈求,使你们能逃避這一切要来的事,得以站立在人子面前。"(路21:36)各人都需要渴慕生命之粮和生命之水。这个时候,是我们该在上帝面前谦卑心灵,并恳切寻求祂的时候。许多人正期待基督实现成为他们个人救主的愿望。基督正在叩门,在他们的心门外叩门。他们是否愿意让祂进来作尊贵的嘉宾,还是要被日常琐碎事务所缠累,而让神所赋予他们的思维变得肤浅和狭隘呢?他们是否会让自己因过度饮食,醉酒,和今生的思虑而被压倒,变得精疲力尽呢?"--(怀爱伦著,圣经回响,1896年5月4日) 上一篇 返回研究目录 下一篇 到最頂
- How is Jesus One With the Father
All trinity studies Previous Download 看中文 Next How is Jesus One With the Father How is Jesus one with the Father? JOHN 5: “But Jesus answered them, My Father worketh hitherto, and I work.” (John 5:17) JOHN 10: “[37] If I do not the works of my Father, believe me not. But if I do, though ye believe not me, believe the works: that ye may know, and believe, THAT THE FATHER IS IN ME, AND I IN HIM.” (John 10:37,38) “I and my Father are one.” (v. 30) By declaring that God was His Father, He made it clear that They are Two distinct Personalities. God was His Father and He was His Son, but although distinct from one another, there is oneness that exist between Them. Jesus gave the answer when He said, “the Father is in Me, and I in Him.” They are one by being in each other, but this in itself need clarification. How are They in each other? JOHN 12: Christ tried to explain this: “[44] Jesus cried and said, He that believeth on me, believeth not on me, but on him that sent me. [45] AND HE THAT SEETH ME SEETH HIM THAT SENT ME.” (12:44,45) JOHN 13: “Verily, verily, I say unto you, He that receiveth whomsoever I send receiveth me [Jesus] and he that receiveth me receiveth him [Father] that sent me.” (13:20) [mine] JOHN 14: “[7] If ye had known me, ye should have known my Father also: and from henceforth ye know him, and have seen him. [8] Philip saith unto him, Lord, shew us the Father, and it sufficeth us. [9] Jesus saith unto him, Have I been so long time with you, and yet hast thou not known me, Philip? he that hath seen me hath seen the Father; and how sayest thou then, Shew us the Father? [10] BELIEVEST THOU NOT THAT I AM IN THE FATHER, AND THE FATHER IN ME? THE WORDS THAT I SPEAK UNTO YOU I SPEAK NOT OF MYSELF: BUT THE FATHER THAT DWELLETH IN ME, HE DOETH THE WORKS.” (14:7-10) In their dull of understanding, Christ said: “[16] And I will pray the Father, and he shall give you another Comforter, that he may abide with you for ever; [17] EVEN THE SPIRIT OF TRUTH; whom the world cannot receive, because it seeth him not, neither knoweth him: but ye know him; for he dwelleth with you, and SHALL BE IN YOU. [18] I will not leave you comfortless: I WILL COME TO YOU.” (vss. 16-18) “AT THAT DAY ye shall know that ‘I AM IN MY FATHER,’ AND ‘YE IN ME,’ AND ‘I IN YOU.’” (v.20) So when the Comforter from the Father comes and dwells in them, they will know that Christ is in the Father, they are in Christ and Christ in them.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him, If a man love me, he will keep my words: and my Father will love him, AND ‘WE’ WILL COME UNTO HIM, AND MAKE ‘OUR’ ABODE WITH HIM.” (v.23) And what the disciples could not comprehend at that time, but when the Comforter comes, they will remember all these things and understand. “But the Comforter, which is the Holy Ghost, WHOM THE FATHER WILL SEND IN MY NAME, he shall teach you all things, and bring all things to your remembrance, whatsoever I have said unto you.” (v. 26) JOHN 15: “[9] As the Father hath loved me, so have I loved you: continue ye in my love. [10] If ye keep my commandments, ye shall abide in my love; even as I have kept my Father's commandments, and abide in his love.” (John 15:9,10) “[12] This is my commandment, That ye love one another, as I have loved you. [13] Greater love hath no man than this, that a man lay down his life for his friends.” (vss. 12,13) When the Comforter comes and dwells in them, they will understand the love of God, and the close unity that exists in the Father and His Son. “But when the COMFORTER is come, whom I will send unto you FROM THE FATHER, even the Spirit of truth, WHICH ‘PROCEEDETH FROM THE FATHER,’ he shall testify of me.” (15:26) JOHN 16: “[2] They shall put you out of the synagogues: yea, the time cometh, that whosoever killeth you will think that he doeth God service. [3] And these things will they do unto you, BECAUSE THEY HAVE NOT KNOWN THE FATHER, NOR ME.” (16:2,3) “[12] I have yet many things to say unto you, but ye cannot bear them now. [13] Howbeit WHEN HE, THE SPIRIT OF TRUTH, IS COME, HE WILL GUIDE YOU INTO ALL TRUTH…” (vss. 12,13) “These things have I spoken unto you in proverbs: BUT THE TIME COMETH, when I shall no more speak unto you in proverbs, BUT I SHALL SHEW YOU PLAINLY OF THE FATHER.” (v. 25) JOHN 17 Prayer: “…Holy Father, keep through thine own name those whom thou hast given me, THAT ‘THEY MAY BE ONE,’ ‘AS WE ARE.’” (17:11) “[20] Neither pray I for these alone, but for them also which shall believe on me through their word; [21] THAT THEY ALL MAY BE ONE; AS THOU, FATHER, ART IN ME, AND I IN THEE, that they also may be ONE IN US…” (vss. 20,21) AT PENTECOST: “[1] And when the day of Pentecost was fully come, they were all with one accord in one place.” “[4] AND THEY WERE ALL FILLED WITH THE HOLY GHOST…” (Acts 2:1,4) As Christ promised them, He sent them the Comforter, and plainly reveal to them Father and also testify of Christ that they might comprehend better the “oneness” Christ spoke of. Then Peter spoke of Jesus: “[33] Therefore being by the right hand of God EXALTED, and HAVING RECEIVED OF THE FATHER THE PROMISE OF THE HOLY GHOST, he hath shed forth this, which ye now see and hear.” “[36] Therefore let all the house of Israel know assuredly, THAT GOD HATH MADE THAT SAME JESUS, WHOM YE HAVE CRUCIFIED, BOTH ‘LORD’ AND CHRIST.” (vss. 33,36) Remember Jesus said to the scribe… “[29] And Jesus answered him, The first of all the commandments is, Hear, O Israel; The Lord our God is ‘ONE LORD.’ [30] And thou shalt LOVE THE LORD THY GOD with all thy heart, and with all thy soul, and with all thy mind, and with all thy strength: this is the first commandment. [31] And the second is like, namely this, THOU SHALT LOVE THY NEIGHBOUR AS THYSELF. There is none other commandment greater than these.” (Mark 12:29-31) God the Father made His Son equal with Himself, as Lord of Heaven and earth. “[9] Wherefore God also hath highly exalted him, and given him a name which is above every name: [10] That at the name of Jesus every knee should bow, of things IN HEAVEN, and things IN EARTH, and things under the earth; [11] And that every tongue should confess that JESUS CHRIST IS ‘LORD,’ to the glory of God the Father.” (Phil. 2:9-11) “Who, being in the form of God, thought it not robbery to be equal with God.” (Phil. 2:6) Therefore Paul wrote that we belong to both the Father and the Son. “But to us there is but one God, the Father, ‘OF WHOM ARE ALL THINGS,’ and we in him; and ONE LORD Jesus Christ, ‘BY WHOM ARE ALL THINGS,’ and we by him.” (1 Cor. 8:6) “[9] I pray for them: I pray not for the world, but for them which thou hast given me; for they are thine. [10] AND ALL MINE ARE THINE, AND THINE ARE MINE; and I am glorified in them.” (John 17:9,10) “…Holy Father, keep through thine own name those whom thou hast given me, that THEY MAY BE ONE, AS WE ARE.” (v.11) How are we to be “one?” When we love one another as Christ and God love each other, and They will abide in us. “But the fruit of the Spirit is love…” (Gal. 5:22) “[4] There is ‘one body,’ and ONE SPIRIT, even as ye are called in one hope of your calling; [5] One Lord, one faith, one baptism, One God and Father of all, who is above all, and through all, and in you all.” (Eph. 4:4,5) “[9] But ye are not in the flesh, but in the Spirit, if so be that the SPIRIT OF GOD ‘dwell in you.’ Now if any man have not the SPIRIT OF CHRIST, he is none of his. [10] And if Christ be in you, the body is dead because of sin; but the Spirit is life because of righteousness. [11] BUT IF THE SPIRIT OF HIM THAT RAISED UP JESUS FROM THE DEAD DWELL IN YOU, he that raised up Christ from the dead shall also quicken your mortal bodies BY HIS SPIRIT THAT DWELLETH IN YOU.” (Rom. 8:9-11) By one Spirit, the Father and the Son dwell in the believers thus we are one body reconciled to God by His Son. “Jesus answered and said unto him, If a man love me, he will keep my words: and my Father will love him, and WE WILL COME UNTO HIM, AND MAKE OUR ABODE WITH HIM.” (John 14:23) “That which we have seen and heard declare we unto you, that ye also may have fellowship with us: AND TRULY OUR FELLOWSHIP IS WITH THE FATHER, AND WITH HIS SON JESUS CHRIST.” (1 John 1:3) God bless. Previous All trinity studies Next Back to top
- 耶稣有一位上帝-耶和华,天父上帝
返回研究目录 上一篇 下载中文 Read in English 下一篇 耶稣有一位上帝-耶和华,天父上帝 耶稣有一位上帝 -- 耶和华, 天父上帝 哥林多前书8章6节- 然而我们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 启示录3章12节- 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上帝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上帝的名和我上帝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 上帝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 哥林多前书15章28节- 万物既服了他(上帝),那时,子(耶稣)也要自己服那叫万物服他(上帝)的,叫上帝在万物之上,为万物之主。 以弗所书4章6节- 一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约翰福音20章17节- 耶稣说:“不要摸我,因为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上帝,也是你们的上帝。” 以弗所书1章3节-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 哥林多后书11章31节- 那永远可称颂之主耶稣的父上帝知道我不说谎。 彼得前书1章3节-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他曾照自己的大怜悯,藉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叫我们有活泼的盼望, 约翰福音17章3节-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以弗所书1章17节- 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上帝,荣耀的父,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你们,使你们真知道他。 哥林多前书11章3节- 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上帝是基督的头。 罗马书15章6节- 一心一口荣耀上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约翰福音12章44-45节- 耶稣大声说:“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45 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 约翰福音20章31节-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约翰福音20章21-22节- 耶稣又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 22 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 约翰福音14章10节- 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 约翰福音14章24节- 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道;你们所听见的道不是我的,乃是差我来之父的道。 马太福音27章46节- 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 启示录3章5节- 凡得胜的,必这样穿白衣,我也必不从生命册上涂抹他的名,且要在我父面前和我父众使者面前认他的名。 “人子耶稣基督不是主神全能者,但基督和父是合而为一的。”——(怀爱伦著,《文稿140》,1903年) “祂【基督】不是父,但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祂里面。”——怀爱伦著,《信函8a》1890年7月7日 “上帝为基督的父;基督乃上帝的儿子。基督已蒙赐与崇高之位。祂得以与父同等,上帝所有的旨意没有不显明给祂儿子的。”——怀爱伦著,《教会证言》卷八,原文第268页。 上一篇 返回研究目录 下一篇 到最頂
- Was Jesus Created if He is Not God
All trinity studies Previous Download Next Was Jesus Created if He is Not God Was Jesus Created if He is Not God? It is claimed that Arius who was a fourth century Alexandrian priest taught that prior to making anything else, God had a son who was begotten, or created or established. Some claim that back in the dawn of time, God the Father had some form of cosmic intimate relations with the Holy Spirit and Jesus was the product. They reason, “How else can you call Him the Son.” But these concepts are contrary to Scripture in which Jesus is revealed as the Creator and not a created being and has existed long before He created all things. (John 1:1-4) The Bible states that Christ was not created but created all things. John 1:3 states, “All things were made by him; and without him was not anything made that was made.” This verse has two direct statements being that Jesus pre-existed and created all things and that all things were made through Him, and without Him nothing was made that was made. Did you notice that John said that not only were all things made through Him but also that without Him nothing was made. Paul also confirms what John wrote, “For by Him all things were created.” He continues with even greater clarity to make sure that we understand what he means by all things. “For by him were all things created, that are in heaven, and that are in earth, visible and invisible, whether they be thrones, or dominions, or principalities, or powers: all things were created by him, and for him:” Colossians 1:16 If Jesus created all things then He could not have been one of the created things. Paul adds the following just so there can be no mistake about this fact. “And he is before all things, and by him all things consist.” Colossians 1:17 If Christ created everything that was ever created, and existed before all created things, it is evident that Christ Himself is not among the created things. He is above all creation, not part of it. The idea that Christ is a created being denies His Divinity. No one who holds this view can possibly have any just conception of the exalted position which Christ truly occupies. Note that the Spirit of Prophecy does not equate being born with being created as some imply. “God so loved the world, that he gave his only-begotten Son,”-- NOT A SON BY CREATION, as were the angels, nor a son by adoption, as is the forgiven sinner, BUT A SON BEGOTTEN IN THE EXPRESS IMAGE OF THE FATHER'S PERSON,” — (E.G. White, ST, May 30, 1895) Previous All trinity studies Next Back to top
- Is Jesus Honoured Equal to His Father
All trinity studies Previous Download Next Is Jesus Honoured Equal to His Father IS JESUS HONOURED EQUAL TO HIS FATHER? (Philippians 2:6) "Who, being in the form of God, thought it not robbery to be EQUAL WITH GOD" (John 5:21-23) For as the Father raises the dead and gives them life, so ALSO the Son gives life to whom he will. The Father judges no one, but has given all judgment to the Son, that all may honor the Son, JUST AS they honor the Father. Whoever DOES NOT honor the Son DOES NOT honor the Father who sent Him. (Matthew 11:27) ALL THINGS HAVE BEEN HANDED TO ME BY MY FATHER, and no one knows the Son except the Father, and no one knows the Father except the Son and anyone to whom the Son chooses to reveal him. (Matthew 28:18) "And Jesus came and said to them, “All AUTHORITY IN HEAVEN AND ON EARTH HAS BEEN GIVEN TO ME." (Luke 10:22) "ALL THINGS have been HANDED OVER TO ME BY MY FATHER, and no one knows who the Son is except the Father, or who the Father is except the Son and anyone to whom the Son chooses to reveal him.” (John 3:35) The Father loves the Son and has GIVEN ALL THINGS INTO HIS HAND". (John 16:15) "ALL THINGS that the Father has ARE MINE: therefore said I, that He shall take of mine, and shall show it to you." (John 17:10) All I have is Yours, and all You have is Mine; and in them I have been glorified. (John 13:3) Jesus, knowing that the Father had given all things into His hands, and that he had come from God and was going back to God, (Ephesians 1:20-23) that He worked in Christ when He raised Him from the dead and seated Him at his Right Hand in the Heavenly places, far above all rule and authority and power and dominion, and above every name that is named, not only in this age but also in the one to come. And He put all things under His feet and gave Him as head over all things to the church, which is His body, the fullness of Him who fills all in all. Previous All trinity studies Next Back to top
- Unmasked圣经研究
返回研究目录 上一篇 下载中文 Read in English 下一篇 Unmasked圣经研究 圣经研究 第一课 是否重要呢?我们可以知道吗? 1。当上帝的子民不认识祂时,祂是否高兴呢? 何西阿书 4:1 “以色列人哪,你们当听耶和华的话。耶和华与这地的居民争辩,因这地上无诚实、无良善、无人认识上帝。 (争辩:争论,纷争,争执,争吵,反对) 2。人所当尽的本分是什么? 传道书 12:13 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或作“这是众人的本分”)。 3。敬畏上帝是什么意思呢? 圣经作者经常使用一种称为排比的写作风格,他们会写一个思想,然后用不同的词重复它,但暗示相同的含义。 箴言1:7 “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 箴言9:10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箴言2:5 “你就明白敬畏耶和华,得以认识上帝”。 “敬畏耶和华” = “认识上帝” 4。在末世的日子里,我们要传扬的第一个信息是什么? 启示录14:7 他大声说:“应当敬畏上帝,将荣耀归给他,因他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 (第一位天使信息的一部分是把对上帝的认识带回给人们。) 5。认识上帝是否重要呢? 何西阿书4:6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你既忘了你 神的律法,我也必忘记你的儿女。” 何西阿书6:6 “我喜爱良善(或作“怜恤”),不喜爱祭祀;喜爱认识上帝,胜于燔祭。” 6。为什么认识上帝这么重要? 约翰福音17:3 “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彼得后书1:2 “愿恩惠、平安因你们认识上帝和我们主耶稣,多多地加给你们。” 7。对上帝的认识包括了什么呢? a。知道上帝是谁 提摩太后书1:12 “为这缘故,我也受这些苦难,然而我不以为耻。因为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或作“他所交托我的”),直到那日。” (保罗知道上帝是谁,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够向那些无知并不认识他们所崇拜的神之人宣告他的上帝:使徒行传17:23) b。知道祂的道路/荣耀/品格 出埃及记33:13 “我如今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将你的道指示我,使我可以认识你,好在你眼前蒙恩,求你想到这民是你的民。” 出埃及记 33:18 摩西说:“求你显出你的荣耀给我看。” (道=荣耀) 出埃及记34:6,7 “耶和华在他面前宣告说:“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为千万人存留慈爱,赦免罪孽、过犯和罪恶,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必追讨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 (上帝的品格在这里显示为祂的荣耀。) 约翰一书4:7-9 “ 7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上帝来的。凡有爱心的,都是由上帝而生,并且认识上帝。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上帝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他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 (认识上帝 = 爱上帝和爱人,因为上帝就是爱) c。遵守祂的诫命 提多书1:16 “ 他们说是认识上帝,行事却和他相背;本是可憎恶的,是悖逆的,在各样善事上是可废弃的。” (认识上帝会使人顺服祂。教义不是终点;它是一个能使人更加认识上帝并更接近祂的管道。) 8。我必须做些什么来亲密地认识上帝? 箴言2:3-5 “呼求明哲,扬声求聪明。寻找它,如寻找银子,搜求它,如搜求隐藏的珍宝,你就明白敬畏耶和华,得以认识上帝。” 9。我们能知道上帝是谁吗?上帝是否在祂话语中向我们揭示他自己呢? 罗马书1:20 “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约翰一书5:20 “我们也知道上帝的儿子已经来到,且将智慧赐给我们,使我们认识那位真实的,我们也在那位真实的里面,就是在他儿子耶稣基督里面。这是真神,也是永生。” 10。我们只单单因什么而夸口呢? 耶利米书9:23,24 “耶和华如此说:“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财主部要因他的财物夸口。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认识我是耶和华,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以此夸口。这是耶和华说的。” 圣经研究 第二课 圣经里的上帝是谁? 1。根据旧约圣经,我们有几位神呢? 申命记 6:4 “以色列阿 , 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 。 申命记4:35 “这是显给你看,要使你知道,惟有耶和华他是上帝,除他以外,再无别神。” 耶利米书 10:10 “惟耶和华是真上帝,是活上帝,是永远的王。他一发怒,大地震动;他一恼恨,列国都担当不起。”(查阅第6题) 2。根据新约圣经,我们有几位神呢? 哥林多前书8:4 “论到吃祭偶像之物,我们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么;也知道上帝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上帝。” 以弗所书4:6 “一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提摩太前书 2:5 “ 因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 雅各书2:19 “你信上帝只有一位,你信的不错;鬼魔也信,却是战兢。” 3。 谁是最有资格告诉我们关于独一真神的? 约翰福音1:18 “ 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 约翰福音3:11 “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你们却不领受我们的见证。” 4。 根据耶稣 —— a。“独一的真神 ”是谁? 约翰福音17:3 “ 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 b。耶稣说我们应该向谁祷告? 马太福音6:9-13 “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或作“脱离恶者”)。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c。诫命中哪是第一要紧的呢? 马可福音12:28-32 “有一个文士来,听见他们辩论,晓得耶稣回答的好,就问他说:“诫命中哪是第一要紧的呢?” 耶稣回答说:“第一要紧的,就是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 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再没有比这两条诫命更大的了。” 那文士对耶稣说:“夫子说,上帝是一位,实在不错。除了他以外,再没有别的上帝。 在我们能够爱上帝之前,我们必须认识祂。对上帝正确的认识对我们与祂的关系至关重要。文士同意只有一个上帝,除了祂以外,再没有别的上帝 。 d。耶稣有没有纠正那文士呢? 马可福音12:34 “ 耶稣见他回答得有智慧,就对他说:“你离上帝的国不远了。”从此以后,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那文士的信心反映了整个犹太名族的信心。犹太人相信只有一位上帝。) 约翰福音8:41“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上帝。” e。犹太人的上帝是谁? 约翰福音8:54“ 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上帝。” (注罗马书3:29) f。真正敬拜者敬拜的对象是谁? 约翰福音4:21-23 “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5。根据使徒们, 那位独一的一位上帝是谁? 哥林多前书8:6 “然而我们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 雅各书3:9 “我们用舌头颂赞那为主、为父的,又用舌头咒诅那照着上帝形像被造的人。” 罗马书15:6 一心一口荣耀上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 以弗所书4:6 一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哥林多后书 1:3 愿恩惠、平安从上帝我们的父并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6。那又真又活的上帝是谁? 帖撒罗尼迦前书1:9,10 “因为他们自己已经报明我们是怎样进到你们那里,你们是怎样离弃偶像,归向上帝,要服侍那又真又活的上帝,等候他儿子从天降临,就是他从死里复活的、那位救我们脱离将来忿怒的耶稣。” 圣经研究 第三课父上帝的主权 圣经怎么说到关于父的主权呢? 以下是关于父上帝的一些事实,希望能在这个课题上给我们一些启示。 1。 父是万物的本源。 哥林多前书8:6 “然而我们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 哥林多后书 5:18 “一切都是出于上帝,他藉着基督使我们与他和好,又将劝人与他和好的职分赐给我们。” 罗马书11:36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 以弗所书3:14,15 “ 因此,我在父面前屈膝,(天上地上的各(或作“全”)家都是从他得名)” 2。父是基督的上帝 a。道成肉身之后 马太福音27:46 “约在申初,耶稣大声喊着说:“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就是说:“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 b。在祂复活之后 约翰福音20:17 “耶稣说:“不要摸我,因为我还没有升上去见我的父。你往我弟兄那里去,告诉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上帝,也是你们的上帝。” 以弗所书1:3 “愿颂赞归与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他在基督里曾赐给我们天上各样属灵的福气。” 启示录 3:12 “得胜的,我要叫他在我上帝殿中作柱子,他也必不再从那里出去。我又要将我上帝的名和我上帝城的名(这城就是从天上、从我上帝那里降下来的新耶路撒冷),并我的新名,都写在他上面。” (看希伯来书1:9,彼得前书1:3) 3。只有父被称为至高者 比较以下两个章节: 诗篇78:17 “他们却仍旧得罪他,在干燥之地悖逆至高者。” 以赛亚书63:8-10 他说:“他们诚然是我的百姓,不行虚假的子民。”这样,他就作了他们的救主。他们在一切苦难中,他也同受苦难,并且他面前的使者拯救他们。他以慈爱和怜悯救赎他们,在古时的日子常保抱他们、怀揣他们。他们竟悖逆,使主的圣灵担忧;他就转作他们的仇敌,亲自攻击他们。 父上帝是这些经文的主题。这里提到两个生物,父上帝(被称为“他们的救主”)和基督(被称为“ 他面前的使者 ”)。 ......耶稣也被称为“至高上帝的儿子”。 马可福音5:7 大声呼叫说:“至高上帝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指着上帝恳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路加福音8:28 他见了耶稣,就俯伏在他面前,大声喊叫,说:“至高上帝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上述的章节清楚地区别了父和子。父被称为 “至高上帝”,而耶稣被称为“至高上帝的儿子”。 4。父的岁数比耶稣大 约翰福音14:28 “你们听见我对你们说了,我去还要到你们这里来。你们若爱我,因我到父那里去,就必喜乐,因为父是比我大的。” 上述经文中的“大”这个词来自(G3187“μείζων” meizon),意思是年龄比较大/比较年长,这与罗马书9:12翻译的“大”是相同的,“上帝就对利百加说:“将来大的要服侍小的。” 5。父比万有都大 约翰福音10:29 “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夺去。” 6。父是基督的头 哥林多前书11:3 “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上帝是基督的头。” 7。父是超乎众人之上的 以弗所书 4:4-6 4 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5 一主,一信,一洗,6 一上帝,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 8。父是天地的主 马太福音 11:25 “那时,耶稣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 (看路加福音10:21) 9。耶稣从祂父领受了什么? a。祂的生命 约翰福音 5:26 “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 b。祂的权柄 马太福音28:18 “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看马太福音11:27;约翰福音5:22-27;17:2) c。祂的国 但以理 7:14 “得了权柄、荣耀、国度,使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侍奉他。他的权柄是永远的,不能废去,他的国必不败坏。” 路加福音1:32 “他要为大,称为至高者的儿子,主上帝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 (也看哥林多前书15:24-28;以弗所书1:22) d。祂受人敬拜的权利 约翰福音5:22 “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23 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 (看使徒行传2:36;腓立比书2:9-10;希伯来书1:6) e。祂的名 腓立比书 2:9 “所以上帝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10 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 希伯来书1:4 “他所承受的名既比天使的名更尊贵,就远超过天使。” f。万有 约翰福音 3:35 “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 约翰福音 13:3 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上帝出来的,又要归到上帝那里去,。。。”(看希伯来书1:2) 上述经文为我们充分证明了父上帝至高的主权。但是,这么做,我们并没有贬低上帝儿子耶稣的地位,价值或神性。 (更多有关父和子同等的信息,请参阅第5课。) 圣经研究 第四课 耶稣是谁? 1。耶稣说祂自己是谁? 约翰福音10:36 “父所分别为圣,又差到世间来的,他自称是上帝的儿子,你们还向他说‘你说僭妄的话’吗?” 2。父上帝怎么说关于耶稣的身份? 马太福音3:16,17 “耶稣受了洗,随既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就看见上帝的灵,彷佛鸽子降下,落在他身上。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 马太福音17:5 “说话之间,忽然有一朵光明的云彩遮盖他们,且有声音从云彩里出来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你们要听他。” 3。门徒们对耶稣的身份有什么样的理解? 马太福音16:15,16 “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 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 约翰福音11:27 “马大说:“主啊,是的,我信你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就是那要临到世界的。” 马太福音14:33 “在船上的人都拜他,说:“你真是上帝的儿子了。” 使徒行传9:20 “就在各会堂里宣传耶稣,说他是上帝的儿子。” 4。堕落的天使知道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吗? 路加福音4:3 “魔鬼对他说:“你若是上帝的儿子,可以吩咐这块石头变成食物。” 路加福音8:28 “他见了耶稣,就俯伏在他面前,大声喊叫,说:“至高上帝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马可福音5:7 “大声呼叫说:“至高上帝的儿子耶稣,我与你有什么相干?我指着上帝恳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5。在圣经里还有谁被称为“上帝的儿子”? 路加福音3:38 “以挪士是塞特的儿子,塞特是亚当的儿子,亚当是上帝的儿子。” 亚当是被造的儿子(创世纪5是1),天使也是如此(约伯记38:7)。 约翰一书3:1 “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上帝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他。” 我们是被赎回来/领养的儿子(罗马书8:15)。 6。基督如何是上帝的儿子? 约翰一书4:9 “上帝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他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 耶稣不是像亚当一样是被造的儿子,也不是和我们一样是被领养的儿子,耶稣是独生子;祂是儿子因为祂是为父所生的。 约翰福音3:16 “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7。耶稣何时成为人子? 加拉太书4:4 “及至时候满足, 上帝就差遣他的儿子,为女人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 路加福音1:31 “你要怀孕生子,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 在道成肉身时,耶稣为马利亚所生而成为人子。 8。基督是何时为父所生的? 弥迦书5:2 “伯利恒以法他啊,你在犹大诸城中为小。将来必有一位从你那里出来,在以色列中为我作掌权的;他的根源从亘古、从太初就有。” “根源”也表示“起源”。耶稣是从亘古、从太初的日子里(永恒的日子)被生出的。 9。在永恒的日子里发生了什么事呢? 箴言 8:22-30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 在以上的这段经文里,耶稣在智慧的称号之下(哥林多前书1:24,30;歌罗西书2:3)向读者指出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的某个时侯,祂“从父出来”或“为父所生”。 10。耶稣是否在伯利恒诞生之前被称为上帝的儿子? 箴言30:4 “谁升天又降下来?谁聚风在掌中?谁包水在衣服里?谁立定地的四极?他名叫什么?他儿子叫名叫什么?你知道吗?” 但以理3:25 “王说:“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 诗篇2:12 “当以嘴亲子,恐怕他发怒,你们便在道中灭亡,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11。在道成肉身之后,耶稣是否教导人祂是从父出来的? 约翰福音8:42 “耶稣说:“倘若上帝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上帝,也是从上帝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 约翰福音16:27 “父自己爱你们,因为你们已经爱我,又信我是从父出来的。” 12。相信耶稣是上帝真实的亲生儿子对我们来说是否重要呢? 约翰一书2:22,23 “谁是说谎话的呢?不是那不认耶稣为基督的吗?不认父与子的,这就是敌基督的。凡不认子的,就没有父;认子的,连父也有了。” 约翰一书5:10,11 “信上帝儿子的,就有这见证在他心里;不信上帝的,就是将上帝当作说谎的,因不信上帝为他儿子作的见证。11 这见证就是上帝赐给我们永生,这永生也是在他儿子里面。” 约翰福音3:36 “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着永生(原文作“不得见永生”),上帝的震怒常在他身上。” 约翰福音20:31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 13。为什么犹太人要杀基督? 马太福音26:63-65 “耶稣却不言语。大祭司对他说:“我指着永生上帝叫你起誓告诉我们,你是上帝的儿子基督不是?” 耶稣对他说:“你说的是。然而我告诉你们,后来你们要看见人子坐在那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降临。” 大祭司就撕开衣服,说:“他说了僭妄的话,我们何必再用见证人呢?这僭妄的话,现在你们都听见了。” 约翰福音19:7 “犹太人回答说:“我们有律法,按那律法,他是该死的,因他以自己为上帝的儿子。” 耶稣宁可死也不愿意否认祂为上帝儿子的真实身份!身为凡人的我们是否更应该承认耶稣为上帝儿子的真实身份呢? 14。那些相信和接受耶稣为上帝儿子的会得到什么应许呢? 约翰福音1:12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 圣经研究 第五课父和子的同等 我们已经确定了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因为祂是在永恒的日子里为父所生/从父出来。 1。父与子是不是同等的? 腓立比书2:6 “他本有上帝的行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 在这一课里,我们会查考圣经来看看上帝是否向我们显明祂们同等的基础。父和子为什么同等呢? 2。耶稣从祂神圣的出生承受了什么? 希伯来书1:4 “ 他所承受的名既比天使的名更尊贵,就远超过天使。" 出埃及记 23:20,21 “看哪,我差遣使者在你前面,在路上保护你,领你到我所预备的地方去。他是奉我名来的(或作我的名在他里面),你们要在他面前谨慎,听从他的话,不可惹(”惹“或作”违背“)他,因为他必不赦免你们的过犯。 耶稣身为上帝的儿子承受了祂父的名。我们也知道耶稣是当时以色列人面前的使者,并有着天父的名。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耶稣在伯利恒之前承受了祂父亲的名,这表示耶稣在道成肉身之前早就是上帝的儿子了。 3。“名”代表什么? 本质/本性:“并且造男造女。在他们被造的日子,上帝赐福给他们,称他们为人。” 创世记5:2 权柄: “我奉我父的名来。”约翰福音5:43 (看约翰福音10:25;马太福音21:23) 品格: “美名胜过大财;恩宠强如金银。” 箴言22:1 (看传道书7:1;箴言15:30) 藉着承受父的名,耶稣也承受了父的神性。 4。这证明了基督是什么呢? 希伯来书1:1-3 上帝既在古时藉着众先知多次多方地晓谕列祖; 就在这末世藉着他儿子晓谕我们,又早已立他为承受万有的;也曾藉着他创造诸世界。他是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他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 基督是上帝本体的真像。祂与父上帝有着同样神圣的本性和生命。耶稣为儿子的身份和祂所承受的一切使祂成为: a。万有的主—“承受万有的” b。创造主—“藉着他创造诸世界” c。上帝的真像并与祂同等—“上帝荣耀所发的光辉,是上帝本体的真像” d。万有的维持者—“托住万有” e。救主—“他洗净了人的罪” f。中保—“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 5。在道成肉身之前,圣经是否向我们显明基督是上帝的真像? 启示录12:7 “在天上就有了争战。米迦勒同他的使者与龙争战,龙也同它的使者去争战,” “米迦勒”的意思是“像上帝的一位。”这再一次证实了耶稣在永恒的日子里承受了这个名字。 6。基督还承受了什么? 约翰福音5:26 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 父赐给祂儿子祂所拥有的生命,因此耶稣承受了这生命。这是耶稣能赐给凡相信祂的人之不朽并原有的生命。 7。这是否使耶稣成为一位配得我们赞美和敬拜的神性生物呢? 希伯来书 1:8,6 论到子却说:“上帝啊,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再者,上帝使长子到世上来的时候(或作“上帝再使长子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上帝的使者都要拜他。” 歌罗西书2:9;1:19 “因为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 上帝本性一切的丰盛,或祂的神性,都居住在上帝的儿子里。祂是完全有神性的,因为祂父亲是神。 8. 我们是否应该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 约翰福音 5:23 “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 我们尊敬和敬拜子如同父一样。祂们两都有着相同的本性。当我们尊敬并敬拜祂的儿子时,我们向上帝归与最高的荣耀 (腓立比书 2:11)。 9。犹太人是否明白耶稣声称与父平等? 约翰福音 5:18 “所以犹太人越发想要杀他,因他不但犯了安息日,并且称上帝为他的父,将自己和上帝当作平等。” 10。犹太人为什么要拿石头打耶稣? 约翰福音10:33-36 “犹太人回答说:“我们不是为善事拿石头打你,是为你说僭妄的话;又为你是个人,反将自己当作上帝。” 耶稣说:“你们的律法上岂不是写着‘我曾说你们是上帝’吗?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若那些承受上帝道的人,尚且称为上帝;父所分别为圣,又差到世间来的,他自称是上帝的儿子,你们还向他说‘你说僭妄的话’吗?” 犹太人明白,耶稣自称是上帝的儿子,意思说祂将自己和上帝当作平等。耶稣本身也明白这一点。耶稣与上帝的同等是基于祂为上帝儿子的身份。 圣经研究 第六课 圣灵— 第一部分:上帝的灵/人的灵 1。人是按着什么形像造的? 创世纪 1:26 “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 2。上帝在对谁说话呢?是否有令一位有着上帝形像的神性生物呢? 圣经形容基督为唯一一位有着上帝形像的神性生物。 哥林多后书 4:4 “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上帝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上帝的像。” 腓立比书 2:6 “他本有上帝的行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 歌罗西书 1:15 “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上帝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希伯来书1:4 “他所承受的名既比天使的名更尊贵,就远超过天使。” 除非圣经有为我们揭示另一位有着上帝的形像或上帝样式的神性生物,否者最合理的结论就是在创世纪 1:26 里,父上帝是在对祂儿子说话。 3。“形像”和“样式”这两个词包括了什么? 创世纪 5:3 “亚当活到一百三十岁,生了一个儿子,形像样式和自己相似,就给他起名叫塞特。” 我们在这里看到塞特有着亚当的形像和样式。这包括肉体和属灵两方面。 4。人(有灵的活人)是由什么构成的? 创世纪 2:7 “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 5。如果人是按照上帝的形像造的,那人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灵和一个身体,这是否意味着上帝和基督也同样有一个灵和一个实体呢? a。上帝有没有一个实体? •先知们看见上帝: —耶利米 列王记上 22:19 “米该雅说:“你要听耶和华的话。我看见耶和华坐在宝座上,天上的万军侍立在他左右。” —以赛亚 以赛亚书 6:1 “当乌西雅王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他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 (还有但以理[但以理7:9,13] 和约翰[启示录4:2,3] 看见上帝) •基督在道成肉身之前本有上帝的形像: 腓立比书 2:6 “他本有上帝的行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 •耶稣说父有一个实体但是没人见过: 约翰福音6:46 “这不是说有人看见过父,惟独从上帝来的,他看见过父。”(参阅约翰福音 5:37) •我们必得看见上帝: 马太福音 5:8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 b。上帝是否有灵? 上帝: 约翰福音4:24 “上帝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耶稣: 哥林多前书15:45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灵”或作“血气”)”,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 神性实体 + 神圣的灵 = 神性生物 6。“人与他的灵”和“上帝与祂的灵”之间是否有任何相似之处? 哥林多前书2:11 “除了在人里头的灵,谁知道人的事?像这样,除了上帝的灵,也没有人知道上帝的事。” (“像这样”也表示“同样的”) 以上的经文告诉我们“人的灵对人来说是什么”和“上帝的灵对上帝来说是什么”是一样的。然而,这经文指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虽然人的灵是“在他里头”,但上帝的灵并不仅限制于上帝的实体里头。 7。人的灵指的是什么? 心/ 思想——但以理2:1 “尼布甲尼撒在位第二年,他作了梦,心里烦乱,不能睡觉。” (“心”原文作“灵”) 诗篇34:18 “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拯救灵性痛悔的人。” (请看诗篇51:10,17;77:6;78:8,以西结书36:26) 生命/气息—约伯记27:3 “我的生命尚在我里面,上帝所赐呼吸之气仍在我的鼻孔内。” (以赛亚书38:16;也看约伯记27:3;启示录11:11) 人的灵是他自己的性格,思想和生命。是他自己的位格。 8。圣经如何解释上帝的灵呢? -心/思想—比较以赛亚书40:13和罗马书11:34。 以赛亚书40:13 “谁曾指示耶和华的灵,或作他的谋士指教他呢?” 罗马书 11:34 “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也看哥林多前书2:16) -生命—约翰福音6:63 “叫人活着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 罗马书8:10 “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 (也看创世纪2:7;约伯记27:3;33:4;启示录11:11) 9。如果人的灵正是他自己的存在/位格,那么我们可以说上帝的灵是祂自己的同在/临格吗? 诗篇139:7 “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 诗篇51:11 “不要丢弃我,使我离开你的面;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 (圣灵 = 面 = 同在) 总结:上帝有一个实体的形式,也有一种属灵的同在。祂的灵不仅限于祂的身体里头。我们的灵是我们自己的位格,思想和存在,同样的,上帝的灵也是祂自己的位格,思想和同在。 圣经研究 第七课 圣灵— 第二部分:圣灵的身份 在上一课中,我们确认了上帝的灵是祂自己的思想,生命,同在和位格。在本课中,我们希望明白到到圣灵的起源和身份。 1。耶稣离开之前答应了什么? 约翰福音14:16,17,26 “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或作“训慰师”。下同),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 2。根据圣经,圣灵是谁的灵呢?请比较以下两节经文: 马可福音13:11 “人把你们拉去交官的时候,不要预先思虑说什么;到那时候,赐给你们什么话,你们就说什么,因为说话的不是你们,乃是圣灵。” 马太福音10:19,20 “你们被交的时候,不要思虑怎样说话,或说什么话。到那时候,必赐给你们当说的话,因为不是你们自己说的,乃是你们父的灵在你们里头说的。” 圣灵=父的灵 再比较以下两节经文: 彼得后书1:21 “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上帝的话来。” 彼得在他第一封书信里说到同样的事情,他说: 彼得前书1:10,11 “论到这救恩,那预先说你们要得恩典的众先知早已详细地寻求考察,就是考察在他们心里基督的灵,预先证明基督受苦难,后来得荣耀,是指着什么时候,并怎样的时候。” 圣灵=基督的灵 根据以上四节经文,我们可以很肯定地得出以下结论: 基督的灵=圣灵=父的灵 3。 一共有几个圣灵呢? 以弗所书4:4 “身体只有一个,圣灵只有一个,正如你们蒙召,同有一个指望;” (参阅哥林多前书6:17;12:13;以弗所书2:18) 4。当我们领受圣灵时,我们会领受谁呢? 约翰福音14:23 “耶稣回答说:“人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道,我父也必爱他,并且我们要到他那里去,与他同住。” 根据耶稣,当我们领受圣灵时,我们是领受父和子。 5。父和子是否拥有同一个灵呢? 罗马书8:9,10 “如果上帝的灵住在你们心里,你们就不属肉体,乃属圣灵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基督若在你们心里,身体就因罪而死,心灵却因义而活。” 在这节经文里,保罗说到同一个灵时用了以下的词:上帝的灵,圣灵,基督的灵,基督。这告诉我们保罗相信圣灵是父和子所共同享有的灵。 6。圣灵是从哪里来的呢? 约翰福音15:26 “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 7。为什么圣灵是从父出来的呢? 哥林多前书8:6 “然而我们只有一位上帝,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藉着他有的,我们也是藉着他有的。” 罗马书11:36 “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 圣灵是从父出来的,因为一切都本于祂,祂是一切的本源。( 更多相关信息,请参阅第3课。) 8。圣灵藉着谁来到我们这里呢? 以弗所书2:18 “因为我们两下藉着他【耶稣】被一个圣灵所感,得以进到父面前。” 约翰福音20:22 “说了这话,就向他们吹一口气,说:“你们受圣灵。” 父的灵藉着耶稣来到我们这里,也藉着祂回到父那里去。 9。到我们这里来成为我们保惠师的是谁? 约翰福音14:18,19 “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还有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 10。父要怎么把耶稣差到我们这里来呢?是耶稣的肉体还是祂的灵? 加拉太书4:6 “你们既为儿子,上帝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原文作“我们”)的心,呼叫:“阿爸,父!” 注:保罗在加拉太书里告诉我们,当我们领受耶稣的灵时,我们将呼叫:“阿爸,父!” 他同样在罗马书 8:15说到,当我们领受儿子的心时,我们将呼叫:“阿爸,父!” 这再一次证明了圣灵是耶稣的灵。也比较加拉太书4:6和使徒行传3:26. 11。当我们领受耶稣的灵时,我们是否领受耶稣以外的另一位呢? 哥林多后书 3:17 “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 保罗在歌林多前书8:6告诉我们,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接着在以弗所书告诉我们圣灵只有一个。然而,保罗在以上的经文里告诉我们“主就是那灵”。如果主就是耶稣而圣灵只有一位的话。那相信圣灵是主耶稣灵的形式是非常合理并符合圣经的。耶稣本身来到我们这里带当我们个人的保惠师。圣灵就是耶稣的位格。 12。圣经是否告诉我们耶稣成了灵呢? 哥林多前书15:45 “经上也是这样记着说,“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有灵的活人(“灵”或作“血气”)”,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 13。为什么圣经偶尔说到当保惠师要来时,是父和子要来,但是其它经文却说耶稣是那灵呢? 哥林多后书 5:19 “这就是上帝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并且将这和好的道理托付了我们。” 约翰福音14:10,20 “ 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20 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 14。在我们心门外叩门的是谁呢? 启示录3:20 “看哪,我站在门外叩门,若有听见我声音就开门的,我要进到他那里去,我与他,他与我,一同坐席。” 15。什么是有荣耀的盼望呢? 歌罗西书1:27 “上帝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 圣经研究 第八课 圣所中的父子 1。我们在哪里可以学习更多关于上帝的事呢? 圣经告诉我们说,上帝的道在圣所里。我们可以透过圣所来认识上帝。 诗篇 77:13 “神阿,你的作为是洁净的 [原文作: 你的道在圣所中],有何神大如神呢?” 诗篇 63:2 “我在圣所中曾如此瞻仰你,为要见你的能力,和你的荣耀。” 关于上帝的事,圣所有什么要说的呢?圣所及其职务给我们启示了几位神性生物呢? 2。圣所的职务包含了几个阶段呢? 圣所的职务包含了三个阶段: 院子,圣所,和至圣所。我们会各别探讨这三个阶段,看看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一,至圣所 a。我们可以从至圣所中学到什么关于神性生物的教训呢? 上帝给了严格的指示,除祂以外,只有一个生灵获准进入至圣所。 1. 耶稣,我们的大祭司: 只有大祭司获准进入至圣所(希伯来书 9:6,7)。耶稣是我们天上的大祭司(希伯来书 4:14; 5:10; 6:20) 2. 父上帝坐在宝座上: 上帝的临格住在施恩宝座上--(出埃及记 25:21,22: 诗篇 80:1)。父上帝就是那坐在天上圣所中的宝座上的一位(启示录 4:2; 5:1-6) 3. 耶稣把我们的祷告带到父面前: 只有一位生物,即大祭司,能在赎罪日当天把香炉带入幔子内到上帝面前(利未记 16:11-13)。香炉代表众圣徒的祷告,掺杂了基督的公义(诗篇 141:2; 启示录 5:8; 8:3)基督接纳我们的祷告,再把它带到祂父亲面前,混杂着祂的功劳和公义。 b。至圣所给我们呈现了几位神性生物?祂们是谁呢? 只要我们简单研究地上圣所中的至圣所,就会发现两位神性生物而已,即父与子,祂们是由地上的大祭司和坐在宝座上的上帝来代表的。 二,圣所 a。我们可以从地上圣所中学到什么关于神性生物的教训呢? 1。耶稣是我们在天上的祭司/大祭司: 在圣所头一格供职的祭司或大祭司预表基督我们的大祭司。 2。上帝在圣所中的临格: 圣经也告诉我们说,在地上的圣所中,上帝曾在圣所和至圣所彰显祂的荣耀。 出埃及记 33:9-11 "摩西进会幕的时候,云柱降下来,立在会幕的门前,耶和华便与摩西说话。众百姓看见云柱立在会幕门前,就都起来各人在自己帐棚的门口下拜。耶和华与摩西面对面说话,好像人与朋友说话一般,摩西转到营里去,惟有他的帮手一个少年人嫩的儿子约书亚,不离开会幕。" (亦参阅出埃及记 29:42-44; 30:36; 40:34,35; 列王纪上 8:10,11; 历代志下 5:13,14; 7:1,2) 在出埃及记 33:9-11中,我们看到了圣所中有两位生物的例子---中保人摩西和上帝。当然我们知道摩西代表耶稣,即上帝与人类之间的唯一中保(提前 2:5)。所以,这个例子预表了在天上圣所中头一格的两位---就是我们的中保和大祭司耶稣基督,和父上帝两位。 3。陈设饼的桌子: 陈设饼的桌子上摆列了两行陈设饼,每行六个(利未记 24:5,6)。这两行代表父子俩,原因在于此: • 两个冠冕: 陈设饼的桌子上摆着两个冠冕或一个双冠冕(出埃及记 25:23-25译成”金牙边”)。为什么两个呢? • 耶稣是饼/粮: 饼/粮代表耶稣(约翰福音 6:51)。但耶稣说: “我与父原为一” (约翰福音 10:30)。所以,饼也可以代表父。这就是为什么上帝指示祭司将陈设饼在桌子上摆列成两行(不是一行或三行),代表父子俩。而桌子上也设有两个金冠冕/金牙边(不是一个,也不是三个)。 • 耶稣同坐在父的宝座上: 启示录3:21告诉我们说,耶稣同坐在父的宝座上。所以,宝座上有两位神性生物。 • 陈设饼的桌子和上面所摆列的两叠饼恰当地代表了父和子在天上圣所的头一格内,就是耶稣履行祂职份的圣所内。 b。地上圣所给我们呈现了几位神性生物呢? 他们是谁呢? 地上圣所的研究证明只有两位神性生物,就是中保/大祭司耶稣,和父上帝。这再次印证了两位神性生物而已,不是三位。 c。圣灵又如何呢?祂在圣所中吗? 在圣所中有些不具位格的和无生命的元素,代表圣灵,例如用来点燃灯台的油。但重点是,我们没有看见代表圣灵的第三位生物。圣灵的确有在,但没有形体,不像父子有形体那样。油是圣灵的一种象征,然而油也用在圣所中来产生光,而光则是耶稣的象征(约翰福音8:12; 9:5) 三,圣所的院子 a。我们可以从圣所的院子中学到什么关于神性生物的教训呢? 院子中的职务涉及三位生物: 1。耶稣为祭牲: 祭牲不论是羊羔或牛犊(利未记 4:3)代表上帝的儿子耶稣(约翰福音 1:26,39) 2。我们是罪人: 那亲手杀祭牲的罪人(利未记 4:4)代表认罪并献上属灵祭物的罪人(彼得前书 2:5)。 3。耶稣是那受膏的祭司: 受膏的祭司将血带入圣所(利未记 4:5)。这也代表耶稣,我们的大祭司。(希伯来书 4:14; 5:10; 6:20) b。院子的职务给我们呈现了几位神性生物? 这些是院子职务所涉及的唯一生物。我们只看见一位神性生物。 c。其他的祭司代表什么? 当然不止一位祭司在院子里供职,在圣所也是如此。这些祭司可以代表这两个选项的其中一个: 1。基督的表号 2。所有圣徒(圣经称跟随基督的人为“有君尊的祭司”(彼得前书 2:9)。他们代表那些与神合作同工之人。 不论你相信哪一个是对的,其论点仍然成立,没有任何生物来代表圣灵。 d。圣灵又如何呢?它在院子里是否有代表? 我们在院子中再次看见一些代表圣灵的东西,但这些东西都是不具位格和无生命的,不像代表耶稣的人物一般。例如: 1。燔祭坛上的火---在使徒行传2:3中,我们看见圣灵像火焰一般沛降下来。 2。洗濯盆的水---在新约圣经中,水曾被用来代表圣灵(参阅约翰福音 4:14; 7:38,39; 启示录 22:1) 但论点仍然成立,我们看不见任何地方有代表圣灵为一个生物的,就如同父与子一样。 e。大祭司在院子里有哪一个角色是与耶稣在地上的工作有关的呢? 有一点很重要,我们必须注意的,大祭司的其中一个角色或任务是教导百姓(以西结书 44:23)。这当然是在圣幕的外面发生,因为除了祭司,没有人获准进去里边。换句话说,祭司不光要在圣所里上帝面前供职,他也要出去教导百姓。 有趣的是,祭司在出去教导百姓之前,必须先换衣服。他们必须穿上另一件衣服,而留下在上帝面前供职的圣衣。 以西结书 44:19 "他们出到外院的民那里,当脱下供职的衣服,放在圣屋内,穿上别的衣服,免得因圣衣使民成圣。" 就在这里,我相信这表号给了我们一个很有趣和富有启发的领悟。我们的大祭司基督的任务之一,就是在圣所外教导百姓。不光如此,但按着这个表号,祂必须换上别的衣服,或说祂必须以”另一种形式” 来显现自己,不同于祂在上帝面前时的形式。 而这恰好就是基督现今所作的事。耶稣以祂肉身形式在天上圣所中供职的同时,祂也依然藉着祂的灵在地上服侍教会(加拉太书 4:6)。耶稣已经应许要常与我们同在,永不离开或抛弃我们(马太福音 28:20; 希伯来书 13:5)。圣经告诉我们说,耶稣与祂门徒在一起,”和他们同工”(马可福音 16:20)。 由此可见,地上的圣所只给我们呈现了两位神性生物而已: 父与子。圣所中没有空间留给第三位生物。再者,圣所的职务教导我们说,耶稣若要应验表号,祂就必须行祭司所行的,即出去教导百姓。祂藉着他自己的灵,也就是圣灵,做到了这一点。使徒们也都明白这一点,所以保罗宣告说耶稣是圣灵(哥林多后书 3:17; 哥林多前书 8:6; 亦参考第七课以获得更多相关资讯)。 上一篇 返回研究目录 下一篇 到最頂
- Joseph H. Waggoner on the Trinity
All trinity studies Previous Download Next Joseph H. Waggoner on the Trinity Joseph H. Waggoner on the Trinity Once again, these are the words of one of the founding members of the Seventh day Adventist Church and the truth the Adventist Church was founded on. “It will no doubt appear to many to be irreverent to speak thus of the doctrine of a trinity. But we think they must view the subject in a different light if they will calmly and candidly examine the arguments which we shall present. We know that we write with the deepest feelings of reverence for the Scriptures, and with the highest regard for every Scripture doctrine and Scripture fact. But reverence for the Scriptures does not necessarily embrace reverence for men's opinions of the Scriptures. It is not our purpose to present any argument on the doctrine of the trinity, further than it has a bearing on the subject under consideration, namely, on the Atonement. And we are willing, confidently willing to leave the decision of the question with all who will carefully read our remarks, with an effort to divest themselves of prejudice, if they unfortunately possess it. The inconsistencies of Trinitarians, which must be pointed out to free the Scripture doctrine of the Atonement from reproaches under which it has too long lain, are the necessary outgrowth of their system of theology. No matter how able are the writers to whom we shall refer, they could never free themselves from inconsistencies without correcting their theology. Many theologians really think that the Atonement, in respect to its dignity and efficacy, rests upon the doctrine of a trinity. But we fail to see an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two. To the contrary, the advocates of that doctrine really fall into the difficulty which they seem anxious to avoid. Their difficulty consists in this: They take the denial of a trinity to be equivalent to a denial of the divinity of Christ. Were that the case, we should cling to the doctrine of a trinity as tenaciously as any can; but it is not the case. They who have read our remarks on the death of the Son of God know that we firmly believe in the divinity of Christ; but we cannot accept the idea of a trinity, as it is held by Trinitarians, without giving up our claim on the dignity of the sacrifice made for our redemption. And here is shown how remarkably the widest extremes meet in theology. The highest Trinitarians and lowest Unitarians meet and are perfectly united on the death of Christ—the faith of both amounts to Socinianism. Unitarians believe that Christ was a prophet, an inspired teacher, but merely human; that his death was that of a human body only. Trinitarians hold that the term “Christ” comprehends two distinct and separate natures: one that was merely human; the other, the second person in the trinity, who dwelt in the flesh for a brief period, but could not possibly suffer, or die; that the Christ that died was only the human nature in which the divinity had dwelt. Both classes have a human offering, and nothing more. No matter how exalted the pre-existent Son was; no matter how glorious, how powerful, or even eternal; if the manhood only died, the sacrifice was only human. And so far as the vicarious death of Christ is concerned, this is Socinianism. Thus the remark is just, that the doctrine of a trinity degrades the Atonement, resting it solely on a human offering as a basis. A few quotations will show the correctness of this assertion.” — (J.H. Waggoner, The Atonement In The Light Of Nature And Revelation, 1884, pp. 164, 165) Socinianism is the heretical tenets of Faustus Socinius, a 16th-century Italian theologian, denying the divinity of Christ, the existence of Satan, original sin, the atonement, eternal punishment, and explaining sin and salvation in rationalistic terms. “We trust that we have shown to the full conviction of every one who “trembles at the word” of the Lord, that the Son of God, who was in the beginning, by whom the worlds were made, suffered death for us; the oft-repeated declarations of theological writers that a mere human body died are, by the Scriptures, proved untrue. These writers take the doctrine of a trinity for their basis, and assume that Christ is the second person in the trinity, and could not die. Again, they assume that death is not a cessation of life; and between the two unscriptural assumptions they involve themselves in numerous difficulties, and load the doctrine of the Atonement with unreasonable contradictions. We would not needlessly place ourselves in opposition to the religious feelings of any class, but in order to clear the doctrine of the Atonement from the consequences of these assumptions, we are compelled to notice some of the prominent arguments presented in favor of the doctrine of a trinity. In the “Manual of Atonement,” 1 John 5:20 is quoted as containing most conclusive evidence of a trinity and of the Supreme Deity of Christ. It is there claimed that he is called “the true God and eternal life.” The whole verse reads thus: “And we know that the Son of God is come, and hath given us an understanding that we may know him that is true, and we are in him that is true, even in his Son Jesus Christ. This is the true God and eternal life.” A person must be strongly wedded to a theory who can read this verse and not see the distinction therein contained between the true God and the Son of God. “We are in him that is true.” How? “In his Son Jesus Christ.”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Christ and the true God is most clearly shown by the Saviour's own words in John 17:3: “That they might know thee, the only true God, and Jesus Christ, whom thou hast sent. Much stress is laid on Isa. 9:6, as proving a trinity, which we have before quoted, as referring to our High Priest who shed his blood for us. The advocates of that theory will say that it refers to a trinity because Christ is called the everlasting Father. But for this reason, with others, we affirm that it can have no reference to a trinity. Is Christ the Father in the trinity? If so, how is he the Son? or if he is both Father and Son, how can there be a trinity? for a trinity is three persons. To recognize a trinity,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Father and Son must be preserved. Christ is called “the second person in the trinity;” but if this text proves a trinity, or refers to it at all, it proves that he is not the second, but the first. And if he is the first, who is the second? It is very plain that this text has no reference to such a doctrine.” — (J.H. Waggoner, The Atonement In The Light Of Nature And Revelation, 1884, pp. 167-169) Note that the answer to Isaiah 9:6 lies in the correct Hebrew translation. Albert Barnes' Notes on the Bible explains, “The Chaldee renders this expression, 'The man abiding forever.' The Vulgate, 'The Father of the future age.' Lowth, 'The Father of the everlasting age.' Literally, it is the Father of eternity.” Thus in the Hebrew text, the phrase is literally “the Father of Eternity,” and so Isaiah 9:6 is not saying Christ is the Father but He is the Father of all time to come. Young's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the Darby Bible are two of very few that translated it correctly. The Greek Septuagint that Jesus and the apostles quoted from does not even contain this phrase so one wonders which is correct. “The divinity and pre-existence of our Saviour are most clearly proved by those scriptures which refer to him as “the Word.” “In the beginning was the Word, and the Word was with God, and the Word was God. The same was in the beginning with God. All things were made by him, and without him was not anything made that was made.” John 1:1-3. This expresses plainly a pre-existent divinity. The same writer again says: “That which was from the beginning,… the Word of life.” 1 John 1:1. What John calls the Word, in these passages, Paul calls the “Son,” in Heb. 1:1-3. “God… hath in these last days spoken unto us by his Son, whom he hath appointed heir of all things, by whom also he made the worlds; who being the brightness of his glory, and the express image of his person, and upholding all things by the word of his power.” In other places in this letter this same exalted one is called Jesus Christ. In these passages we find the divinity or “higher nature” of our Lord expressed. Indeed, language could not more plainly express it; therefore it is unnecessary to call other testimony to prove it, it being already sufficiently proved. The first of the above quotations says the Word was God, and also the Word was with God. Now it needs no proof—indeed it is self-evident—that the Word as God, was not the God whom he was with. And as there is but “one God,” the term must be used in reference to the Word in a subordinate sense, which is explained by Paul's calling the same pre-existent person the Son of God. This is also confirmed by John's saying that the Word “was with the Father.” 1 John 1:2; also calling the Word “his Son Jesus Christ.” Verse 3. Now it is reasonable that the Son should bear the name and title of his Father, especially when the Father makes him his exclusive representative to man, and clothes him with such power—“by whom he made the worlds.” That the term God is used in such a sense is also proved by Paul, quoting Ps. 45:6, 7, and applying it to Jesus. “But unto the son, he saith, Thy throne, O God, is forever and ever,… therefore God, even thy God, hath anointed thee with the oil of gladness above thy fellows.” Heb. 1:8, 9. Here the title of God is applied to the Son, and his God anointed him. This is the highest title he can bear, and it is evidently used here in a sense subordinate to its application to his Father. It is often asserted that this exalted one came to earth and inhabited a human body, which he left in the hour of its death. But the Scriptures teach that this exalted one was the identical person that died on the cross; and in this consists the immense sacrifice made for man—the wondrous love of God and condescension of his only Son. John says, “The Word of life,” “that which was from the beginning,” “which was with the Father,” that exalted, pre-existent One “which we have heard, which we have seen with our eyes, which we have looked upon, and our hands have handled.” 1 John 1:1, 2.” — (J.H. Waggoner, The Atonement In The Light Of Nature And Revelation, 1884, pp. 152-154) “As before remarked, the great mistake of Trinitarians, in arguing this subject, is this: they make no distinction between a denial of a trinity and a denial of the divinity of Christ. They see only the two extremes, between which the truth lies; and take every expression referring to the pre-existence of Christ as evidence of a trinity. The Scriptures abundantly teach the pre-existence of Christ and his divinity; but they are entirely silent in regard to a trinity. The declaration, that the divine Son of God could not die, is as far from the teachings of the Bible as darkness is from light. And we would ask the Trinitarian, to which of the two natures are we indebted for redemption? The answer must, of course, be, To that one which died or shed his blood for us; for “we have redemption through his blood.” Then it is evident that if only the human nature died, our Redeemer is only human, and that the divine Son of God took no part in the work of redemption, for he could neither suffer nor die. Surely, we say right, that the doctrine of a trinity degrades the Atonement, by bringing the sacrifice, the blood of our purchase, down to the standard of Socinianism.” — (lbid, p. 173 and Review and Herald, November 10, 1863, vol. 22, p. 189) Previous All trinity studies Next Back to top